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54-2 (第3/4页)
与幸福的源泉。人一辈子没有得到物质财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具备精神财富。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建立自己的道德银行,不断地储蓄道德货币。这种道德货币只能储蓄,不能取走;只能升值,不能贬值。我们应当懂得,身体健康比金钱的拥有更加重要,道德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 4、小结 道德物权法,是遍布全国全社会的道德、物权关系圈子,大大小小的关系圈子组成密密麻麻的道德物权法体系,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一种为世俗化的道德物权法,以家为中心展开道德物权法活动。人情世故、家庭伦理、睦邻友好、团结互助、勤俭持家之类的哲学物权法大为盛行,经久不息,并代代相传。提倡热爱劳动,努力学习,刻苦磨砺,日省三思,团结互助,敬老爱幼,扶贫帮困,以及忠于人民,救苦救难,仗义疏财,大义灭亲,舍身求义,英勇斗争等。 俗话说,勿为善小而莫为、勿为恶小而为之,积善如山、积恶如崩,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钱财如粪土、仁义重千金,万恶yin为首。所有这些知微知著的人生哲理,都是人的一生中做人的行动准则,世俗化的道德物权法如夜明珠一样的闪闪发光。 另一种为政治化的道德物权法,以国为中心展开道德物权法运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理想主义和公共利益保护主义、为人民服务主义、克己奉公主义等大义的正能量,是为道德政治化和物权政治化的主旋律。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革命理想事业而奋斗终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如爱家、舍小家顾大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习雷锋好榜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革命事业而死重于泰山、为个人利益而死轻于鸿毛,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所有这些大明大义的人生哲理,都是遵守公德方面的智慧结晶,政治化的道德物权法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 广义性的道德物权法,是将政治化、社会化的道德物权法与世俗化、人情化的道德物权法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因为每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为每个人都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分子,是社会中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社会关系,不能将“小道德物权法”与“大道德物权法”完全割裂开来,更不能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 一般而论,大道德物权法的效力优于小道德物权法的效力。基于公共道德、公共利益中心论标准,基于遵纪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考量,很多小道德物权法是大道德物权法的分支末叶。缺乏大道德物权法,很多小道德物权法就会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政治化、社会化道德物权法,都是制度物权法、政策物权法的内容。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坚持真理,秉承正义,遵纪守法,本分做人,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反腐倡廉,防微杜渐,保持革命本色,这是干部们最起码的政治要求。 ******同志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围,四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 国父主席的谆谆教导严重的警告,整个国家贪污腐化成风,肯定是要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想当年曾几何时,国民党武装到牙齿的800万正规军却被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打得个落花流水,终于亡党亡国,原因固然很多,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反动、政权腐朽、官员普遍腐化所致!类似这种严重的历史教训不胜枚举。 现在还有很多贪官污吏十分痛恨国父******,假借点评历史人物歇斯底里、吹毛求疵地反对革命领袖。正是因为主席和他的干部同志们带头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力扫荡腐败势力,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廉洁奉公的政府之一,使得贪官污吏们一个个不敢贪、不能贪,不能过着帝王将相那样荒yin无度的奢侈生活,切断了贪官污吏们的财路而咬牙切齿。他们自以为得计,自以为自己很聪明,最后因贪污腐化而将牢底坐穿,甚至于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丑恶而自负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道德物权法上管天、中管地、下管人,决不是儿戏之法。某种意义上说,治国、安邦、修身、持家、平天下,最终还是要靠道德物权法。否则,法律再多再好也会大打折扣。 “诸葛亮骂死王朗”小说片断中有句铿锵有力的台词,蜀相诸葛亮对曹军司徒王朗大骂道:“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狠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之墟,苍生涂炭。”王朗听罢,气闷满胸,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曹军不战而退。 《三国演义》中这个片断,精彩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道德物权法。正统的官德与非正统的官德之间的殊死搏斗,用战争手段解决权力之争与领土之争,说明了道德物权法也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是用软刀子杀人这种非常奇特的杀伤力。
二、一般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大教并存,其他的还有法家、民间道德观等许多三教九流的道德教育。从启蒙读本到科举读本,重在道德教育,但一般与法律规定没有必然联系。著名的历史小说《红楼梦》、《水浒传》、《目睹二十年怪现状》等名著中也有很多道德物权法的描写内容。 1、儒教道德观 儒教是政治宗教,也是最大道德教派,1000多年来与科举取仕制度挂钩,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是其代表作。今天看来,儒教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教派,主要是限制老百姓的民主权利,扩大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其中的和平共处、忠贞爱国、勤劳勤俭、有教无类、努力学习、努力奋斗、拾金不昧等思想至今仍然是良好道德风尚的楷模。 2、释教道德观 释教是主要的佛教,是中国最大的精神宗教,倡导清心修炼,戒除贪色,多做善事,戒除杀生,普渡众生等。释迦牟尼教义卷帖浩繁,博大精深,是唯一来自外国的宗教类型,其影响力超过中国本土的道教。今天看来,释教也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如佛祖保佑、上天堂下地狱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释教的效力。 3、道教道德观 道教,是典型的朴素物权法教派。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图腾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一、天人合一,成为至上神的雏形。在天神合一、天人合一理论架构下,产生了道教。道教含有天物权、地物权、人物权、神物权和有物权、无物权等道德物权法。 老子《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