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38-2 (第2/5页)
所谓经济制度,是指生产、经营、交换、流通、分配、消费领域中专门的商品经济制度。当事人必须遵从经济价值规律,关注市场变化,普遍存在目标管理,保值增值,追求利润,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物的效用。所有这些都是针对经济人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趋利性范畴,而经济制度是统一规范与调整经济模式的专门制度。 所谓物权制度,是指物权的确认、保护、利用与规范、调整、限制之专门的物权制度。当事人必须遵从物权价值规律,关注物权与物权关系变化,正确处理全社会普遍存在的物权矛盾,权利义务清晰圆满,物的作用、利用、使用适可而止。所有这些都是针对物权人和物权义务人的,既有趋利性范畴、也有非趋利性范畴,既有经济人参与、也有非经济人存在,而物权制度是统一规范与调整物权关系的专门制度。 第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有一定的联系,却属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统一的基本物权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主要是产业资源配置的制度和产业保护制度。 经济主体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舞台是商品经济的国内外市场。 市场经济制度是与计划经济制度相对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自由企业经济制度。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搞计划经济,不能一概否定市场经济;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搞市场经济,不能一概否定计划经济。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家认为,每个国家都不能搞极端的计划经济,也不能搞极端的市场经济。否则,对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很不利的,事态严重时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崩溃。 基本物权制度,主要是自然资源配置的制度和物权保护制度。 物权主体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其他人所有制的物权人,物权舞台是物权关系的国内外市场。其中,其他人所有制,是人民团体、社会团体、慈善团体等非赢利性、非经济性主体的所有制,市场经济制度中并不包括这种所有制。至于主要的四种物权人,有许多人并不介入经济领域并受市场经济制度管辖的。 每个人的财产来源不同,有的来源于市场经济制度,有的来源于计划经济制度,有的来源于经济制度以外的物权制度包括取得制度、继承制度等等。某些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某些自然资源归集体所有,这样配置完毕以后,并不完全进入市场经济领域,只有部分进入市场经济领域。进入市场经济领域的物权及其对象,不是所有的物权是能够随意进行交换的。譬如,对于民事主体,以有偿使用的方式取得土地,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且土地所有权也不得抵押等等。 基本物权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关系,有一定的交集,但不能与市场经济制度划等号;市场经济制度也不能与基本物权制度划等号。 基本物权制度,名气上虽然没有市场经济制度那么大、那么显赫,却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到处管,从管人、管物、管动物到管天、管地、管山、管江、管河、管海洋,甚至于连空气、阳光和无线电的事情都要插手管一管,甚至于连走路、倒垃圾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要管一管。 基本物权制度,资格上比市场经济制度老成得多。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商品经济的第一天起,从习惯法中萌发了这种最古老的制度。从原始商品经济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物权制度并不受到市场经济制度太大的影响。因为,基本物权制度是基本恒定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能完全排除计划经济成分,更不能排除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 第三,属于新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物权制度,却不同于传统的旧式社会主义基本物权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物权制度,客观存在多种模式。纯粹公有制是一种模式,公有制与共有制、合有制、私有制、他有制并存是一种模式,当然还有其他的模式。 传统的旧式社会主义基本物权制度,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基本物权制度,即纯粹公有制物权主体的那种模式。因为宪法规定了以消灭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物权法也跟进并严格控制私有制经济的自由发展。这种物权制度模式,并不是一概否定私人的物权和私人财产保护,只是影响到私有制经济的自由发展。 中国新式的社会主义基本物权制度,既肯定私人的物权和私人财产保护,又承认私有制经济的自由发展,就是从非经济领域和经济领域中进行一体化保护。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深淀,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觉得“共同保护制度”总比“单一保护制度”更好、更实在一些。 股份制经济兴起以后,集合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是客观存在的,物权法需要面对这种新兴经济体制的现实问题。原来的“非公即私”和“非私即公”的两分法,再也行不通了。 外资经济与中外合资经济体制兴起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分,这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所谓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很有可能包括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内了。关键在于,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如何因势利导,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依靠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来规范与调整。倘若中国完全蜕变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那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中国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就遭到彻底破坏了!!!! 新中国,是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逐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 目前尽管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是再也贴切不过了。很多地方把发展地方经济的宝押在引进外资上,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各种各样的奖励办法奖励外国资本家和奖励引进外资的“有功人员”。以引进外资为荣,以不引进外资和未引进外资为耻。而且,对于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国家的家当一卖而光,根本找不着北。 殊不知,过度的改革开放,过度的引进外资,对于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民族企业是遗害无穷的。美国、新加坡是对外开放程度最大的国家,哪些产业可以对外开放,哪些产业禁止对外开放,都是有政策底线、制度底线的。美国的水务企业是国防部垄断经营的,高科技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企业是禁止对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开放的。新加坡的市政管理、水务企业也是禁止对外开放的。 日本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国家,“日本制造”的机械、汽车、电器、电子等高新技术开发产品遍及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发达国家之一。但是,上世纪后期,由美国等西方国家唆使的“金融体制改革”和“房地产对外开放”政策,使得日本经济停滞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