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_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36-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936-2 (第5/5页)

其中第45条后来被废除。

    从第35条至第51条,依次排列为:

    关于习惯上物权的溯及效力;

    关于施行前发生物权的溯及效力;

    关于施行前物权的对抗力;

    关于施行前的占有;

    关于施行前的即时取得;

    关于施行前的遗失物取得;

    关于施行前埋藏物发现的公告;

    关于施行前的添附;

    关于施行前的共有物不分割契约;

    关于施行前设定的地上权;

    关于施行前减收及地租的怠付;

    关于施行前设定的永佃权(由50年以上缩短至50年);

    关于施行前的先取特权;

    关于施行前设定的抵押权(连同从物、地上附着物);

    关于施行前设定的抵押权(特别登记的利息及其他定金、行使抵押权顺位);

    关于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第35条的规定是:“发生于民法典施行之前的,习惯上认定为物权的权利,于民法典施行后,如果并非民法典或其他法律所定者,则无物权的效力。”(排除法)

    第36条的规定是:“民法典所定的物权,虽发生于民法典施行前,有法典所定的效力。”(相容法)

    第37条的规定是:“应依民法典或不动产登记法规定进行登记的权利,原来虽系不动产亦可对抗第三人者,除非于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一年内进行登记,不得以之对抗第三人。”(新旧法衔接)

    第43条的规定是:“共有人于民法典施行前订立的五年期间不实行共有物分割的契约,自民法典施行之日起,其契约不超过五年的范围内,为有效。”(共有物的分割办法)

    《日本民法典》第60条的规定是:“(一)就共有物有权利者,以及各共有人的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费用,参加分割;(二)不顾有依前款规定提出的参加请求,不待其参加而实行分割时,其分割,不得以之对抗参加请求人。”

    相关法律:物权法第247条

    相关名词:

    〖物权法实施日期简述〗〖物权法立法意义概述〗〖物权法之执行效力〗〖物权法之对抗效力〗〖物权法之溯及效力〗

    〖中国21世纪物权立法重点与基本原则〗〖中国21世纪物权立法的主要特色〗〖中国三大类物权法的主要特色〗〖中国21世纪物权法与旧物权法的比较优势〗〖制定中国物权法典的重要意义〗〖制定中国物权法典的可行性〗

    〖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物】〗〖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普通物权】〗〖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担保物权】〗〖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制度物权】〗〖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制度物权法】〗〖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担保物权关系】〗〖中国当代物权法法谱系图之【普通物权关系】〗

    〖系统物权法〗〖当代物权法〗〖古典物权法〗〖宏观物权法〗〖微观物权法〗〖普通物权法〗〖担保物权法〗〖制度物权法〗〖政策物权法〗〖技术物权法〗〖非成文物权法〗〖习惯物权法〗〖道德物权法〗〖自然物权法〗〖逻辑物权法〗

    全面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财产权是分分钟的要务

    一切从现在开始hold住物权法精髓

    当代物权法的开山作

    宏观物权法的奠基石

    物权法的饕餮盛宴

    品茶品酒不如品宏观物权法

    全世界物权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1000万字的尚方宝剑

    从博士后到到中小学文化者的贴身保镖

    世界上内容最完整意境最深邃文字最工整的物权法巨著

    中国品牌

    中国正能量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

    《解析物权法》

    好书齐欣赏

    润物细无声

    启动防火墙

    遁入物权门

    请浏览创世中文网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电子信箱:QQ437116637或627592416

    〖本文要点〗

    物权法之溯及效力,亦即追及效力,即物权法实施前后可溯及、可追及的执行效力与对抗效力。一般指物权法实施日期开始之后,不得以其具有对其他法律有对抗效力或者以自身既往的追及效力来滥用权力,应当依据国际惯例原则、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和立法法规定来妥善处理新法与旧法之间存在的纠葛,正确处理法律左邻右舍与新旧交替过程中的物权纠纷。

    至于物权人的溯及效力,首先应当在物权法之溯及效力框架之内有条件地生成。行使物上保护请求、物权保护请求权、债权保护请求权、权利保护请求和占有保护请求,可以综合本法和其他法一并正确行使,本法有规定的按照本法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按照其他法规定。最科学、最适合、最实用的法律,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法律。

    现行的物权法,既有传统、微观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又有当代、宏观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既有法定、模态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又有意定、离散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既有国家、通天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又有民间、通地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她是基本民法、基本财产权法、基本权源法、基本关系法,又与其他民法、财产权法、权源法、关系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且与其他法律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她是独立实施的法律,却与其他法律具有联合实施的一面。不能用物权法的法律标准来衡量其他法律的标准,需要针对物权法实施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溯及效力的精确衡量和正确处理。

    一般而论,法律的溯及效力问题,指某部法律是否可以适用于在其生效前发生的情况,适用就是有溯及力;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通观各国法例与经验,“法律不溯及既往”是最通行的办法,也是普遍遵循的法治原则。

    但是,自从法律实施日期开始生效之后,其执行效力、对抗效力和溯及效力是三位一体的。物权法之溯及效力也概莫能外。单纯讲狭义的物权法之溯及效力意义不大,因为“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和狭义的物权法之溯及效力大家都容易理解。

    广义的物权法之溯及效力,应当包括物权法实施日期前后的溯及效力,或者包括制度物权法包括政策物权法的连带效力,即包括狭义的物权法之溯及效力在内的全部溯及效力,以及与其他法律分别或者聚合、接连发生的连带效力等。

    所谓“法不溯及既往”规则,就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规则,一点也不“法不溯及既往”是不可能的。《物权法》绝对不是开玩笑的法律,因为是基本民法、基本财产权法、基本权源法、基本关系法,有权力、有义务对于担保法的旧规定进行清理,从而更新换代溯及效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