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将门风华_第四百八十二章 震怒 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 震怒 二 (第1/2页)

    气晕了?她身为儿媳,怎不知皇帝在早朝时晕过去了?可是这种事,大嫂不会拿来骗她,慕越转头满眼疑惑的看着远大奶奶。//访问78小说网下载TXT小说//

    远大奶奶叹了口气,“这是今儿早朝的事,事情应该还没传开来。”还没传开,那远大奶奶又从何得知的?

    不等慕越问,远大奶奶已道:“大伯父刚领了差事要出远门,趁着回家打点行李的空档,把我和你大哥找了去,让我们跟你和王爷说一声,太子现在还在宫里守着,也许顾不上通知你们。”

    大伯父是怕这个时候,他出了门,她和阿朔少一个能商量事情的人,才让大嫂来通知她的吧?慕越心里一暖,随即想到,皇上晕倒是大事,太子要守在病榻前也是应该,不过真没人通知阿朔吗?那倒未必,或者,皇上在作态,薛缮晋犯得事,若搁在以前,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现在不然了,皇帝既知薛家势大,为了太子,他势必要对薛家出手,好留下清明的朝堂给太子。

    “大伯父领了差事要出门?”

    “嗯,与户部几位官员要赶过去与汾王他们会合。”远大奶奶很含蓄的看了慕越一眼,慕越眼珠子一转,就明白过来了,“薛缮晋被弹劾了,他要回京来?”

    “皇上说,让他在朝堂上自辩。”远大奶奶掩着嘴轻笑,薛缮晋此行的罪证可是罪证确凿,人证、物证俱全,其中尤以王知府一家最引人注意。

    “御史这回备得齐全,就不知他们那来的本事搜证的。”远大奶奶很讶异。她也是官家出身的,官场上的事情多少也了解一些,御史们有很多是沽名钓誉之徒,弹劾各级官员。实证往往不多,是捕风捉影的流言占大多半,但是这些不妨碍他们弹劾人。他们义正词严,他们正义凛然,他们还擅长引经据典,把人绕得头晕眼花,摸不着边儿。

    言官们自己也知道,有很多弹劾的折子是经不起推敲的,更多的时候。是在表现一种态度,有时表示的是皇帝的心思,有时却也将朝野的想法表述给皇帝知情。

    不过这次弹劾薛家的事证,却是明确得令人咋舌,暗惊薛缮晋的愚蠢。御史台的老御史摇头,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薛老太爷怎么会让长子出来混朝堂啊?还是以前在秦王手底下好日子过太多,人一安逸就变呆了?

    慕越暗道,那些事证应该都是隐龙卫搜集的,她知道太子妃在汾王妃行前,送了个老账房及老嬷嬷随行,老嬷嬷是为照料他们夫妻饮食的,老账房的用途。就不言可喻,怪不得这次能这么快就把事证拿到手,这位老账房功不可没。

    慕越没接话,反把话题转了,“说起许姨娘,何mama跟我说过。她的女红做的好,小时候三哥身上的衣服全是他姨娘做的。”

    “是吗?”远大奶奶与公爹的这些姨娘们完全没接触,她是晚辈,不好过问,知道许姨娘是谁,但她还真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慕越点头。“何mama说,有一年天寒得早,不过九月中就下了雪,京里送的军需寒衣却出了问题,新进的兵丁拿到寒衣,穿了却不御寒,仅仅一夜,就冻死了近百名弟兄,父亲震怒,把那些寒衣拆来看,才晓得里头填的却不是棉絮。”

    远大奶奶讶然,“怎么会……”

    贪墨的事处处可见,只看贪墨的人运气好不好,像薛缮晋这样,早就盯牢的人少,那年户部、兵部互相勾结贪了银子,往年虽也偶有为之,但天候正常,倒也无事,那年若非气候异常,没冻那么多人,这事也不会被揭穿。

    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是蓝守海的事,但保住军士小命,却是他责无旁贷的事。“何mama说,娘一知道此事后,就与城里的军户一起赶制寒衣,几位姨娘们也帮着制衣,好不容易才把寒衣赶出来。”

    “怪不得常有太太、老夫人们一知道我是谁家媳妇,都抢着与我说起当年母亲的事。”

    “嗯,听说那几位姨娘都是强悍的,有一年父亲领军追击来袭的蛮族,北胡人和拜月族可贼了,竟趁此时来偷袭,娘就带着家里的女眷迎敌,有一位最擅厨艺的蔡姨娘就是为了护住大哥,而被北胡人砍死的。”

    远大奶奶也听丈夫说过,“蔡姨娘是母亲的陪嫁丫鬟?”

    “不是,听何mama说,她那会儿与娘斗得最凶,可是看到她为了保护大哥而亡,娘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