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135 温馨陪伴(一) (第2/2页)
着,找出一个小相册,里面全是‘玉’米的照片,翻到最后是他和老师的合影。 丁一看了看说道:“你老师很年轻啊。” 邹子介笑了,说道:“你猜猜他的年纪。” 丁一说:“从他灰白的头发判断,也就是五十多岁,如果从他的面相判断,也就是四十多岁?” “哈哈,你什么眼光?他都快七十了!” “啊?”丁一怎么也不相信,照片上那个人居然快七十岁了。 “没错,这张照片是前几年的,目前也老了,有白头发了。不过搞育种的人要天天劳动,出大汗,排大毒,老师快七十岁了,没上过医院,身体倍儿‘棒’。”邹子介兴奋的说道。 “你也很‘棒’。”丁一看了一眼他健壮的身材。 “呵呵,搞育种的人,想不‘棒’都不行,天天在太阳底下照着,不缺钙。” 丁一说:“去你试验田里看看?” “好,不过你得戴顶草帽子,太阳很毒。”说着,去里屋给他找来一顶新的草帽。 丁一见科长和村主任在院里说话,就说道:“我们去地里看看?” 彭长宜点点头。 丁一看见这个场院四周,都长满了一种一人高的‘花’,节节开‘花’,叶大‘花’大,层层叠叠的,颜‘色’‘艳’丽,如果单看‘花’朵,跟牡丹没什么区别。这种‘花’在北方农村司空见惯,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却无人知道它学名叫什么,而且邹子介院子开的‘花’,明显比别处的大,形状快赶上牡丹了,她说: “这是什么‘花’?” 邹子介说:“这种‘花’的学名叫蜀葵,属草本‘花’卉,有‘‘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之誉,郭沫若描述为‘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老百姓非常喜爱。‘花’的红‘色’素,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褐‘色’,可作中和的指示剂。你说我种的‘花’比别人的大就对了,我种的是经过特殊改良后的品种。”
“你难道也给这种‘花’杂‘交’了吗?” “嗬嗬,算我选育的吧。” “神奇,你搞‘玉’米育种,难道还研究‘花’卉?” 邹子介显然比平时更健谈,他说道:“用不着特别研究,我就能培养出蓝‘色’的玫瑰和绿‘色’的玫瑰,不过你别写进报道里。” “为什么?‘花’卉的经济价值也很高的。” “是高,比‘玉’米还高,但是人不能吃啊。我们研究的是能让人吃饱吃好的‘玉’米,被饿怕了。”邹子介说道:“我父母去世的早,是‘奶’‘奶’把我拉扯大供我上学读书,这种‘花’农村老太太特别喜爱,但是种出来的多是单瓣,‘花’朵小,有一天‘奶’‘奶’就问我,能不能把那‘花’培育大点,像牡丹那样?我说能啊,你孙子都能让‘玉’米穗变大,当然也能让‘花’朵变大,但不能跟牡丹一样,牡丹是国‘花’,我不能‘混’淆人们固有的审美眼光。‘奶’‘奶’说,那你就把它给我改良一下,‘花’朵大点,要重瓣的。就这样,我每年去海南,都带着这种‘花’的种子,往返两年,经过四次选育,终于达到了‘奶’‘奶’的要求。” “呵呵,‘奶’‘奶’高兴了?” 邹子介扭过头,半天才说:“她,没看上。去年冬天,我正在海南育种,村里打电话,说‘奶’‘奶’病重,我当时没有钱,无法回来,后来还是炎老师知道后,给了我钱,我才回来,但是‘奶’‘奶’已经下葬了,我只能跪在‘奶’‘奶’的坟前赎罪。” 旁边的村主任说:“大冷的天,在坟前都跪了多半天了,谁叫都不起来,最后还是我和支书我们俩硬把他架回家。” 丁一有些过意不去,没想到自己的好奇心触痛了这个汉子的悲痛,她说道:“对不起,我不了解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