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声望再起 (第3/3页)
对锦衣卫官职的调整,却是让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根本想不到的。 锦衣卫,设文武两套体系。 两者官职各占一半。 设立锦衣卫左右监察官,正三品,文武官员各一名。 监察官的职责,则是锦衣卫的首官,文武并行,左右不分主次。 两者皆有直接面奏圣上的权利。 在往下去,下面的各职官员,也都是文武参半的。 可以说,曾毅是把锦衣卫给‘弄’成了一个特殊的衙‘门’。 一直以来,大明朝的衙‘门’,就没有说是文官或者武官两者多不同官员任职的衙‘门’,就算是兵部,实际上,也都是通过科举的士子们才能进去的。 那些个并非是通过科举的真正的武夫,是根本不可能任职兵部的。 在武官当中,也是有划分的,通过科举的士子们,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官,而没有通过科举的,是走其他路线的,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官。 可以说,曾毅定制的这个制度,是创新的,可是,同时,也是提升了武官的地位。 “看不懂,看不懂啊。”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对曾毅对此事的做法,也是看不懂的。 “此子,倒是懂得平衡之道,只是,文武之争。”
刘健是内阁首辅,虽然是文官,可是,却也不得不承认,文武之争,自古便有,这是不争的事实,谁也没法说旁的。 是以,刘健对此,很坦然的承认。 “这事,咱们还是看着吧。” 刘健摇头,却也是无奈,可以说,曾毅的这方法是创新,同时,也是对锦衣卫权利的限制,毕竟,锦衣卫,是情报机构,的确,该要有限制的。 圣旨经内阁传达天下。 可以说,此道圣旨,天下俱结震惊。 不说武官地位高低如何,单凭这一个衙‘门’,让文武官员共事,没人能真的就说是提高武官的地位了。 只是,让人震惊的是,谁都没想到,曾毅竟然会给出了这样的改动,如此的改动锦衣卫衙‘门’。 虽然圣旨只是说了锦衣卫的重要几个官职,其余的,是没说的,可是,谁都能想到,上如此,下如是。 这是肯定不会变的。 原本,都以为曾毅这是在揽权,可是,圣旨一出,却都看的明白,这下,曾毅是根本没法揽权的,至多,就是对锦衣卫有一定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必定有限。 这让百官对曾毅,尤其是士林当中,那些热血澎湃的士子们,对曾毅的评价,可谓更是一步登天。 原本,因为保留锦衣卫而略受打击的曾毅的名声,现在,更是恢复了不提,还要坚定了不少。 甚至,一些被谣言所误会过曾毅的士子,竟然有痛哭流涕的,直呼贤臣立朝。 就算是刘大厦,得到这消息,也是沉默不语。 许久,刘大厦脸‘色’变换,方才冲着旁边站着的心腹官员,叹了口气:“如此心‘胸’,老夫自叹不如。” “是老夫落了下乘啊。” 在刘大厦看来,曾毅如此做,分明是没有‘私’心的,为了没有‘私’心,只是江山社稷的事情,有几个大臣,是真的如此的不顾名声,顶住巨大压力去做的? 旁边站着的官员,却是默然,不知道该如何的接腔。 可以说,他们之前发动了浩‘荡’声势对曾毅进行讨伐,可是,现在看来,却是成了笑谈。 自今日起,风声绝对会立时斗转,就算是被人给把他们当成是‘jianian’佞,也未必是不可能的,至于刑部大牢里关着的那些官员,是绝对不会有人去同情他们的。 甚至,还会有人在暗中吐骂他们,不明是非。 可以说,曾毅的这一步棋走的非常的高明,先是让刘大厦自己掀起惊天巨‘浪’,可是,最后结果呢?却是自己把自己给淹了。 于此同时,更是因为刘大厦自己所掀起的惊天巨‘浪’,却是给曾毅带去了无尽的名望。 只是,虽是如此,刘大厦却无法说这是曾毅的算计。 难不成,曾毅穷尽算计,就是为了博得这些虚妄的名声吗? 虽说官员好名声,可是,那都是在有权利以后,揽权以后,去做些不损自己利益的事情,博得名声的。 像是曾毅这样,费了大把的力气,‘浪’费了无数的经历,甚至,得罪了不少官员去博取名声的,不能说没有,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 而且,但凡如此的,都是真正的一心为民的,而非是真的为了所谓的名声,他们,早就把功名利禄给抛在脑后了。 这样的人,无一不被后世所敬仰。 只是,刘大厦却根本就想不到,曾毅,竟然会是如此的人,曾毅如此的年纪,竟然会如此行事。“罢了,此事,就此作罢,他们几个,曾毅会放了的,日后,若无他事,不得在于曾毅为敌了。”刘大厦叹了口气,说完这几句,就略显无力的落在了椅子上,靠在上面,久久不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