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连连看 (第3/5页)
动配合上级完成贸易项目搭建以及运营,保证采购与销售工作顺利完成既定目标。 不说大话,不说虚话,许宁太清楚李学武的办事风格了,给领导汇报工作有一就说一,有二就说二。 给领导汇报计划时,能做的说,不能做的不说,有用的说,废话不说,在这吹牛皮是要被拉清单的。 以前是保卫处,现在是保卫组,从来没有哪个干部敢在李学武这里吹牛说大话的,真敢立目标的,那都是拼了命都敢做到的狠人。 诚实简洁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了全体保卫人员,就连厂里已经推行的办公制度里也有这个影响因素。 按照彭晓力的说法,厂里这一季度的办公用纸节省了百分之二十,意思就是以前的文件里有五分之一都是废话。 李学武给许宁的叮嘱很简单,八个字,好好工作,注意安全。 好干部不用你总是盯着他,更不用你教着他,他自己会学习,会成长,只要在关键时刻扶他一把就成了。 更多的要表现出关爱和照顾,让对方体会到组织的关怀和关注,一颗心摆正,人歪不了。 你且品着,走歪路,绝对是上行下效,刚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仔没有一个励志要做和的,都哭着喊着要学焦裕禄。 说环境不好,说群众里面有坏人教唆和诱惑,全属扯淡。 一层带着一层干,一层做给一层看,上面的领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下面的想跑进步都找不到门路,他跑什么啊? 他跑歪的永远不能进步,真抓实干的步步高升,不用你收拾他,同一级别的都能把他排挤出去。 所以纪监通报上常常都会讲,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产生了恶劣影响云云,就说明他给下面带来了不正之风。 简单的八个字,既叮嘱他要做好工作,又关心了他的安全和生活。 只要李学武做到了,他许宁准是不敢偷懒,更不敢有歪心思。 这就是为什么李怀德一次又一次的从李学武这里往外调人重任。 明明知道从李学武这里出去的干部都深受其影响,骨子里都刻着记号的,但他还是会用。 一是他无人可用,二是保卫处出去的干部不会出事,至少不会像是金耀辉这样的丢大脸,还得让他帮着擦屁股。 他又没有当老妈子的癖好,有些位置只要他没有动歪脑筋的意思,放上李学武的人,谁都动不了歪脑筋。 临到中午下班前,两人的谈话便已经结束,李学武本打算带着他出去吃的,可许宁客气着谢绝了。 就在他们谈话期间,分局那边来了电话,说是下午要开会,案子有了新的线索。 许宁就是再想跟领导一起坐一坐,也是不好意思耽误领导工作的。 知道领导对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就行了,表现的太过了反而生分。 李学武给许宁放了几天假,在京城多待几天,再回来就不是很方便了。 许宁家里有意给他安排相亲的,想着最好是能快点结婚,好陪着他一起去边疆。 这一点作为领导,李学武也是很支持的,甚至是在他未来配偶的工作安排上也有支持意见。 他现在是正科,对象好找的很,以前在钢城忙,他们家里抓不着他,这次回来说啥都得定下来的样子。 下楼送许宁,连带着去食堂吃饭,路上两人又聊起了人事招录指标的事。 这是厂里职工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了,一批又一批的指标下来,一批又一批的职工子女进厂实习培训。 什么叫福利啊,什么叫待遇啊,什么叫发展啊,职工们关心不到,但身边发生的事是实打实能看见的。 以前一万多人的厂区现在又充实进来八九千人,周边的土地正在被规划成一座又一座的新车间。 第一期招录的工人已经完成实习正式上岗cao作了。 而因为这些人上岗而淘汰下来的工人也完成了分流工作。 在标准化生产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势必要将一部分主观和客观上不符合要求的工人甩下来。 初中学历以上的新招录工人在技术上难免生涩,但有着更大的成长空间。 这个时期的高级工人为啥这么少,为啥这么的金贵? 不是技术标准卡的严,而是工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受教育程度满足不了生产的技术等级学习需要。 人事处在做完第一期的招录职工培训工作以后给出的数据显示,未来出现高级技术工人的概率已经大大的提升了。 不可能全部成为八级工,就是七级工、六级工大面积出现也不要奢想,但三级工和四级工的数量快速增加,就会满足基本生产需要。 五级工和六级工的技术尖子成为骨干技术力量的时候,这次的技术和人员迭代工作就算是实现了基础目标。 而甩下来的工人要么重新学习和培训,重新考核上岗cao作,要么服从调剂分流。 分流的方向主要有下行技术岗位、三产、手工、服务以及建筑等方向。 不能把工人淘汰到社会上去,只能物尽其用,能干什么干什么,最不济的就去干体力活。 轧钢厂新建项目有很多新的岗位,全都干不了,那就只能去搬砖盖房子,反正未来五年要不断的搞基建,有的是需要人力的地方。 现在搞技术和人员更新迭代,看似残酷,可总比未来饭碗砸了,所有人被迫推向社会的强。 只要有新人进厂,前面的人就会有压力,也有工作的动力,淘汰下来的工人一部分要退休,一部分则是被分流。 所有人都清楚,干体力活终究是不如干技术活的,有对比就会有方向。 只要产品卖的好,只要质量有保证,只要管理不出现漏洞,工人所创造的财富是一定能够满足他们生活的。 良性循环,优胜劣汰。 后来的大崩盘其实工人没有做错什么,跟福利、待遇、养老等等都没关系,是脑袋坏了,心也坏了,手脚再努力有什么用? ―― 下午一点半,李学武的指挥车滑进了分局的大门。 院里正站着几个人,看见李学武的车还抬手打了招呼。 韩建昆停稳了车,李学武打开车门主动问道:“有好消息?” “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赖山川抽了一口烟,苦笑着说道:“他们也是刚出完现场回来吃的饭,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