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臣还年幼,少不更事。 (第2/2页)
成效仍是尤为显著,列位臣工都是知晓,亦是认同的。由此可见,这祭天罪己并不甚紧要,即便废除了也当无事。” 闻听此言,诸多大臣心下一沉,过了一会儿,内阁首辅刘健才徐徐道:“恕臣斗胆,陛下此言谬矣。此次地崩赈灾之事之所以成效显著,未尝不是陛下后行祭天罪己之功。若此次不曾祭天罪己,少不得要出灾殃。由此可见,祭天罪己之事决不可废,臣大胆谏言,望陛下明鉴。” “刘卿家说的倒也非是虚言。” 弘治皇帝沉默一会儿,又唤道:“夏卿家” “臣在。” 等夏源抬起来头,朱佑樘才徐徐道:“夏卿家,你太过想当然,这祭天罪己不可轻废,你以为呢?” “臣觉得陛下和诸位大人说的对,确实是臣太过想当然,不过.” 顿了顿,夏源又大义凛然的接着道:“不过臣还年幼,少不更事,幸得陛下和诸位大人所言,臣如今才知晓自己方才之言确实有些浅薄。” “诸位大人,还请念在晚辈年幼,原谅则个,莫要和晚辈计较。” 说着,他转过身去对着这些老帮菜深施一礼,有的大臣面色稍缓,有的眼角轻抽。 人都说了年幼少不更事,你和他计较,岂不是显得自己也年幼。
刘大夏的脸色最是难看,这年幼二字,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 没去管这些老匹夫心里怎么想,夏源又转过身,奏禀道:“陛下,这祭天罪己一事不可轻废,但经此濮州赈灾一事,便可见这祭天罪己虽是重要,可却并非最要紧之务,紧要之事乃是赈济灾民。臣以为,往后朝廷再有天灾,当以此例循之。” 朱佑樘故作沉吟,片刻后才问道:“夏卿家的意思是当以赈灾为首要,再行祭天罪己之事?” “圣明无过于陛下,臣正是此意!” “诸位卿家的意思呢?” “.” 沉默持续的有些漫长,许久,内阁首辅刘健开口称颂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往后凡有天灾,当以赈济灾民为首要,这祭天罪己可延后而行。” 其余六部公卿紧随其后,“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那些御史言官也都跟上,“陛下圣明!” 一时间称颂之声在这奉天门前悠悠回荡,朱佑樘的那根紧绷的神经终于舒缓下来,虽未能废除此事,但有这样的结果亦是令人振奋的。 若按往常,凡有重大天灾,皇帝要先率领文武重臣前去社稷坛祭天,宣读罪己诏,并且还不是说去就去,还要提前斋戒沐浴,并挑选吉日。 这一套流程下来,至少也要耽误十天半个月,然后才能真正开始实行赈灾一事。 决不能二者并行,比如这边祭着天,那边赈着灾,这样绝对不行,不然便是对上天不敬。 先抚上天之怒,再行安民之事。 这才是正确且合乎理法的行为。 而现在确立这条规制,往后凡遇重大天灾,便能提前十天半个月开始赈灾,在天灾面前,这短短的十数天不知能挽救多少百姓,不知能消弭多少灾祸。 弘治皇帝的目光看着下面的那个女婿,若不是他此次赈灾赈的效果斐然,若不是他在这朝会中陡然言及此事,若不是. 目光转动,朱佑樘将视线挪开,没在这赈灾之事上再做停留,转而道:“诸位卿家可还有其余事情要奏?” 话音方落,却有一个声音倏然响起,“陛下,臣有事要奏,关于这赈灾之事,臣还没有说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