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452章 北上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2章 北上之旅 (第4/4页)

活到五十年,但不管怎么说,二十三岁的赤驩已经算是进入暮年。

    这个时节,多有孩童在道路上玩耍。

    相比较之下,那些没有太多大工程的地方,想要打工谋取生路就比较困难了。

    两方算下来,大明的煤炭开采量太少,人口却是英国的两倍还多。

    望着它,朱高煦有些感叹:“是啊,高皇帝原本想着让我与它为大明征战,只可惜自我南下之后,它便再没上过战场,如今已经到了暮年……”

    远处的扬州城墙早已垒砌好了不知道多少年,当年与盛勇对峙时驻扎的那个集镇也规模变大许多。

    “这是我送你的临别之礼,对其他人你可以客气,对我就不必了,我可不希望你为了几斗米折了骨气。”

    朱高煦笑着评论,朱瞻壑也被赤驩这举动弄得涨红了脸:“我一定行!”

    对于这句话,朱高煦自然是相信的,但这个所谓的“好”得看与什么比较,又是什么标准。

    与明楼高挂的朱元璋画像不同,这幅画像是用铅笔所画的素描,并且还原了朱元璋八成的相貌和气质。

    很快,深夜来临,朱瞻壑与朱瞻圻他们出去游除夕了,而朱高煦则是站在东宫门口,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算是找回了几分曾经的南京城。

    这其中,光是大食马便有上万匹,汗血马则是上百匹。

    这样的环境,如果朱高煦现在开始改变,让煤炭走入千家万户中,让煤炭价格不再是那么昂贵,那么百姓自然不会去大范围的砍伐树木,反而会为了美观去种植花花草草。

    只可惜,他们晚了一步,因为江淮早就被朱瞻壑招募麾下,而江淮的询问,也代表他的态度。

    就他做的这些功绩,除了把朱允炆逼死会让老朱暴跳如雷,其它任何一条都足够老朱骄傲。

    似乎对朱高煦说自己老了的话不满意,赤驩打了个响鼻,朱高煦见状也笑道:“好好,不老,你尚年轻,若有机会可以上战场厮杀。”

    当然,相较于朱瞻壑赠送的那上千贯,这五十贯就不够看了。

    有了素描,后人也就知道他们这群人长什么样子了,想要复原也简单许多。

    将钱装入皮袋中,江淮想了想,又从钱袋里取出了一吊百文面额的钱放在胸口。

    在他们走后,亦失哈拿出了一幅画卷,在朱高煦面前缓缓摊开。

    其中嘉靖二十年以前频率不算高,一百八十年时间里不过四五十次,但后续一百零二年时间里,由于小冰河期降临,全球气温骤降,因此共出现沙尘天气记录八九十次。

    面额一百文的一吊钱,价值便是一百贯。

    “若是你也要过上我那种环境,反倒是该说我与你爷爷不称职了。”

    “走了”听着郭绍的话,江淮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牵着马便走入了学校之中。

    在他走后,江淮牵着马走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门口,将昨夜就早早整理好的东西提了出来。

    除了朱元璋的素描画像,就连徐达、常遇春、朱文正、李文忠、冯胜、沐英、傅友德、邓愈等人的素描画像都有。

    他的气势没有年轻时凶戾,可杀气却没有半分收敛,就好像藏在刀鞘里的刀刃。

    期间他走下金辂,站在甲板上,看着南京城渐渐变小了起来。

    在他们去世前,朱高煦得留下足够多的洪武群臣画像才行。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的煤炭产量应该是三千到四千万吨左右,人口则是二千七百余万。

    “爹,赤驩真的是高皇帝送给您的啊?”

    “好!”听到这话,朱瞻壑双眼放光,伸出手就想要摸赤驩,却被赤驩歪头躲过了。

    对于十七年没走出应天府的朱高煦来说,曾经经过的扬州府是那么新鲜。

    这还没有经过单位折算,毕竟英国的吨是每吨一千公斤,而大明的吨位是明制一千斤。

    由于今年是乙未科科举,他过完元宵后返回云南,便可以在八月参加昆明的乡试。

    见过朱元璋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曾经研究素描的那群宫廷画师也只剩下十几个人见过朱元璋。

    “唏律律!”

    他们下了舟船,带着朱瞻圻一起准备前往扬州四周农郊。

    说到底,煤炭虽然已经大量开采,但蒸汽机的热效率依旧不足,运作的不够完美,因此抽水机只是小规模应用在应天府内的几座铜矿里,煤炭的开采速度还没有达到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惊人产量。

    曾经朱高煦也害怕老朱,只是到了现在,他似乎不害怕老朱了。

    见到这样的情况,他连忙走入春和殿,好在他在这里看到了一如既往坐在椅子上处理奏疏的父亲。

    “爹,等等我们!”

    工业革命的前期,朝廷和资本对工人的压榨不用过多赘述。

    自己能做的,就是在这一阶段监督好下面的人,让大明朝提早渡过这段艰苦的转型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