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调教_第265章 雪在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雪在烧 (第1/2页)

    第5章第四卷凤舞白沙

    第265节第265章雪在烧

    司机师傅说,1987年5月6的那场大火,把漠河县城、还有这北极村都给烧光了,你们现在看到的,都是重建的,我们漠河,可以说是浴火重生。

    这时,黑铁胆他们看到,一个老者戴着棉军帽,脸被吹得红红的,一道道沧桑,极像斯基摩人。他正在冰面上铲雪,把雪从一处铲出来,盖到附近竖立了一根树枝的地方。

    韩冰好奇地问,老先生,你这是在干嘛?

    老汉说,你们是外乡人吧,看不懂这个。你们看,我这是在捕鱼!

    韩冰说:“你铲雪是在捕鱼?”

    他说:“是啊,雪盖住后冰就可以不结那么厚了嘛。”

    韩冰恍然大悟:“这树枝是你竖起来做记号的?你是在树枝下撒了网?”

    他说是,说两天后来起网,就是说两天后再来这冰封的江面上凿开坚冰,用丝网从冰眼里拽出一条条鲜鱼。

    黑铁胆问是什么鱼,他答道:“白鱼。”

    和老者告别,回头看到老者孤独地拿着铁铲,在白茫茫的一片中劳作,心里一动。再走几步回头,看老者也停下动作在目视他们离去。

    全国最北方的村子是漠河乡政府所在地,叫漠河村或北极村。看到北极村村口处的碑人们都有些激动,几乎转遍了北极村的每条小道,通江街、长滨路、建设路、黑龙江大街等等。村落里有很多原始的木刻楞房子。所谓木刻楞房子,就是周围的墙体全是用圆圆的松木垒起来的,里外再抹上泥巴就成了,是边陲特有的典型民房。

    冬的木刻楞,如充满现实主义风格的俄罗斯乡间风光油画,凝实厚重;从屋顶烟囱里不断溢出的袅袅轻烟,在清冽的空气中弥散、飘绕,充满活力和生机,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里也有太阳,但非常懒,好像不发光,也不发,只是低低地浮在空中。车子蜿蜒前进,银白的雪道上轧出的黑黑的车辙印,执著地伸向远方。路边白桦树拔玉立,樟子松苍翠勃勃,使得满眼的白色苍茫中凸现一丝冷峻生机,但仍是苍凉。

    村子里一木栅栏上有耷拉下来的红标语写着:找北,请您到漠河。让人忍俊不。

    其实漠河村的最大特点就是,随意什么地方,都可以说是中国最北的。所以,都很有自己的特殊意义了。这里有中国最北之家,最北的邮局,最北的派出所,最北的购物中心,最北的小学,最北的乡政府……甚至,最北的厕所!

    在这里,黑铁胆还送给了乡政府胡乡长一箱白沙王。

    政府几个人品尝了,都说好,都说够劲儿。

    黑铁胆就给东北区的“醉妖”石中国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每个月都给漠河乡政府和漠河边防哨所发两箱白沙王。

    石中国没想到黑铁胆会在漠河给他打电话,接到电话后激动得不行。他连声说,好的,好的,黑总,你放心,这件事决误不了。对了,黑总,我在沈阳等你,我为你接风洗尘。

    黑铁胆说,中国啊,这两年你干的不错,到沈阳后咱们见个面,有些事再合计合计。

    石中国说,好的,好的,黑总,我等你。

    听说黑铁胆每月都要给乡政府免费寄酒,胡乡长便紧紧摇着黑铁胆的手说,黑总啊,太谢谢你了,我们这里的人离不开酒。

    事后,韩冰笑着说,蛋蛋啊,我发现你天生就是一个做生意的料。咱们结婚出来一趟,你把生意都做到北极村了。

    铁胆也笑笑说,弄啥说啥啊!

    在中国最北之家,韩冰挑了两张纪念封,一张是神秘绚丽的北极光。一张是他们刚照过相的神州北极。后来去邮局给两张纪念封上盖邮戳,这是在中国最北的邮局了。

    在北极村,黑铁胆对韩冰说,冰冰,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时候,我正好13岁,在上初中。从电视上,看了当时的很多报道,至今记忆犹新。

    韩冰说,那一年我12岁。

    黑铁胆说,记得有人说笑,说这场大火与87年晚上费翔的那首有关。

    是啊,这一年,暖冬。相貌俊朗的中美混血儿费翔晚高歌。,让自己先火了起来。录音带卖了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