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春晚前夕变故 (第3/3页)
> 刘震摆摆手,“只要能上台就行,唱什么歌我都没意见。”
苏柒耸肩:“我听顾城的。” 三人的目光都落到顾城身上。 顾城琢磨了一下。 “陈导,换歌倒是不成问题,不过唱什么歌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吗?” 听到他们愿意换歌,陈江的态度放松了不少。 “只要没有版权纠纷,主题符合春晚的审核要求就可以。” “那全新的、未发表的歌可以吗?” “……??” 三人同时一怔。 虽然春晚现在的关注度和口碑都无法与以前相比,但其影响力在国内还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明星挤破头都想登上春晚的原因。 但是想登上春晚舞台的嘉宾和节目,都是有严格的规定。 不符合政~治导向的、不贴合春晚格调的,都没有机会登上春晚审核的。 新歌就更不用提了! 历史上就没有未发表的作品,能够登上春晚舞台的。 陈江有些为难道:“新歌的话,这不太符合春晚规定!” 顾城笑了,“陈导,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作为华夏人,顾城对春晚是有特殊情节的。 他在尚未知事明理的时候,就喜欢搬着小板凳蹲在电视机前,陪着家人一起守岁看春晚。 作为全国最受欢迎的节目,春晚的舞台上诞生了数不清的经典桥段。 尤其是80年代到00年代,春晚那都是大型造梗现场。 创造出的段子、流行语,在人民群众口中能火上一整年,一些经典梗更是经久不衰,直到十几年后的现在也依然流行。 除了语言类节目,春晚的歌曲也同样刻在顾城对dNA里。 从83年首届春晚亮相开始,李~谷一作为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的《难忘今宵》更是连续多年成为春晚的闭幕曲。 84年作为第一位登上内地舞台的香~港歌手,张~明敏在春晚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唱响全球无数华人心中热血。 87年费~翔《故乡的云》呼唤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冬天里的一把火》融解了两岸封冻了近40年的坚冰。 那~英、王~菲合唱《相约1998》,让人们用旋律永远得记住了1998年。 还有《涛声依旧》、《心恋》、《再回首》、《常回家看看》、《时间都去哪儿了》《相亲相爱》…… 每一首经典春晚歌曲的背后,都是属于那一年的音乐回忆。 当这些歌曲旋律响起的时候。 顾城能瞬间回忆起当年除夕的某个场景,甚至某道菜,某个零食的味道,回忆起全家一起守岁的画面。 能让群众众共鸣的春晚,才是老百姓真正想看的春晚。 “陈导,以前春晚是播什么红什么,现在是什么红就播什么。” “春晚的口碑和收视率逐年下降,也是时候开始尝试做一些改变了!” “我这里有几首音乐作品,跟春晚主题跟群众心声都很贴近。” “别的不敢说,我敢保证节目播出后,能让这届春晚的收视率都比去年上涨!” 陈江深深的皱眉:“距离春晚就剩四天时间了,你确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适合春晚的作品吗?” “不能!” 陈江:“……你在逗我?” 顾城笑了,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我刚才指的是,别人的话肯定不能!” “但如果我顾城的话,半小时就足够了!” 很多年后。 在顾城统治全球文娱的时候。 陈江都能想起他这刻笑得意气风发的自信模样。 但现在他只觉得顾城在吹牛。 半小时,也就吃顿饭的功夫。 这点时间能干什么? 陈江不相信顾城,但是半小时他等得起。 所以他开始跟顾城谈条件。 “顾城,你知道我虽然是春晚的总导演,但是春晚舞台上的每一个作品,都要经历审核组层层选拔的。” 陈江直视顾城的双目。 “如果你用半小时写出的作品,真的如你所说符合春晚主题,那我就顶住所有审核组的压力,破例让你在春晚舞台上演唱!” “如果你不能在半小时内,写出让我满意的作品,那你就要听从我们审核组的意见,唱指定的歌曲!” 顾城直接道:“成交!” 陈江咳了咳,有些心机的补充。 “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刚才说的是半小时三首作品!” 顾城笑着点头,“我说的也是半小时三首歌。” 陈江:“!!!” 见他一脸震惊,顾城又添了一句。 “我现在就可以开始,麻烦陈导给我准备电脑,没有的话纸笔也行。” 陈江今天还真就不信了! 他倒要看看顾城半小时能写出什么玩意! “隔壁有电脑,你跟我来。” 顾城看向苏柒,“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苏柒点头,给他打气道:“加油!怎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等顾城和陈江离开后,刘震才终于回神。 他呐呐道:“苏柒。” “嗯?” “就是……顾城他写歌,都不需要酝酿一下的吗?” 苏柒正低头给刘宏光汇报情况,闻言头也不抬的丢给他一句。 “天才不能以常理度之。” 刘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