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进组学习拍摄 (第2/2页)
林导叹了口气:“我上一部动作片,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了,拍完之后我就感觉身体被掏空了。” “后面港片逐渐低迷,拍出的东西市场反响也不太好,再加上没有合适的剧本,就只能隐退了。” “直到你找到我,终于有一个背景去拍离开港区的动作片,我拿到剧本的时候就很想挑战。” 最后林导感慨道:“只希望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次的复出之作要是不能一鸣惊人,那以后就不会再有戏找上我了!” 顾城直言道:“这一点林导大可放心!” “这部片子上映时绝对会口碑票房双丰收,林导的事业也会再攀高峰!” 拍这部片林导有多用心,顾城是一直看在眼里。 如果说导演是一场修行的话,那么领导将上半身所有修行的功力,都倾注到这部电影里。 为了拍好这部片子,林导跟部队里的特种兵,走访了湄公河很多次,甚至就连d贩村都亲自勘察。 他对这部电影和对他自己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高。 同样的,他也把这样的高要求,也放到了所有参演的演员身上。 剧组人员以及所有演员都苦不堪言。 让顾城欣慰的是,但大家都用意志力坚持下来。 其实紧张刺激的动作片也不是不可以堆砌。 但是在这样一个死了这么多华夏人的禁d题材里,这部动作大片的主旨、它的价值概念,其实是同民族概念联结在一起的。 在拍摄期间,顾城偶尔会花时间跟随行的缉d警,探讨各种缉d细节,期间也听到了许多让人痛心的秘闻。
在这个平行世界,《湄公河行动》是虚构的,但是类似的案件在这片区域却是真实存在的。 华夏J察在特殊情况,也会进行海外执法。 国家力量涉及境外抓捕罪犯虽然也偶有报道,但是往往只有起因与结果。 但是如和引罪犯出来、如何实施抓捕,途中面临的困难等等,中间的抓捕过程是完全没有呈现过的。 杀我同胞者,血债血偿! 《湄公河行动》简单看是枪战的动作片,但其实讲的其实还是人性,讲的是每个角色在这个案件里如何面对生活和工作。 他们到底要牺牲多少生活、甚至生命,才能维护正义以及公理的平衡! 因为真正的缉d警远比他们承受的还要辛苦得多! 所以整个剧组,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工作人员,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拍好这部片子。 而动作片的拍摄远比常人想象的还要艰辛。 基本每天都是在克服困难中度过。 因为林导从业以来拍摄的都是动作片居多,所以对动作片非常了解。 但顾城只是行外人,所以在学习拍摄的空余时间,必须要做非常多的功课。 比如说训练cqb,也就是所谓的室内近身作战等等。 而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动作片。 顾城还会穿上周毅、赵冲的衣服,背上他们的行囊以及枪,体验他们在拍摄时承受的艰辛。 说实话真的很沉! 背着几十斤的行囊还要爬山涉水,期间有多辛苦不言而喻。 即便是在冬天十几度的低温。 但顾城在剧组基本每天都是汗湿的状态,大概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喝大瓶的、补充电解质的水。 顾城也会亲身上阵体验危险的镜头。 比如没有吊威亚从高处往下跳等。 因为顾城和林导都喜欢有质感的镜头。 觉得这样拍摄出来的场景才具有真实感。 为了追求真实,从开机之初所有的拍摄都需要演员自己跳、自己滚、自己飞。 好在顾城早有先见之明。 早在开机前,就跟上级申请了特种兵跟组给演员特训,教导一些特别实用的格斗技巧,瞬间用几招就能将对方制服,剧中设置的动作也非常贴和人物。 但即便是这样。 由于这部片子的动作密度非常高,剧中有很多的场景需要演员跳、被炸、飞来飞去等,但剧组又没有一个是专业的动作演员,演员难免会受到各种工作创伤,导致拍摄短暂中断。 除了辛苦还有危险。 这个片拍摄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除了拍摄本身带来的爆炸、枪支等动作危险之外,还有各种境外拍摄潜藏的危险。 贩d村的枪支威胁、还有各种毒虫毒蛇出没。 为了保障所有人员的安全。 剧组对安全的要求远胜于其指导,甚至不惜重金请来当地专业的野外安全指导,在没有保障好安全的前提下,宁愿耽搁进度,也不会冒险进行拍摄。 原本顾城打算在剧组呆上一周就返回帝都,参加宝岛的金曲奖颁奖典礼。 但是就在回程的前一天。 意外发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