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谁实力派呢_482 春节档乱杀,六天破10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2 春节档乱杀,六天破10亿 (第2/3页)

杀了。

    经过调查发现,近几天以来,只有唐仁进过雕塑店,而且时间能和死者死亡时间对得上,并且监控显示,他从雕塑店运了东西走,很有可能就是被抢的赃物。

    于是,唐仁就成了杀人犯 抢劫犯主犯,被警方通缉。

    无妄之灾的唐仁不想做大狱,只能狼狈奔逃,还连累了来旅游的表外甥秦风。

    秦风是警校出身,擅长侦探推理,在被迫跟着唐仁逃亡的时候,通过对唐仁的了解,意识到他不可能杀人,并经过分析,发现案情有可疑。

    对破案有执念的他想要查明真相,而唐仁也想恢复清白。

    唐人街神探组合正式出道!

    接下来的电影剧情就围绕着破案来走,期间又各种插科打诨,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让剧情变得轻松愉快。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魏阳当初拍《扬名立万》就感觉到。

    犯罪悬疑题材和喜剧并不是那么好融合的!

    两者之间的分寸拿捏很重要,如果哪一方火候过了,就会导致整个电影变味。

    比如犯罪元素过多,电影风格就会偏严肃压抑,喜剧元素过多,就显得轻浮,主线剧情弱化。

    至今魏阳都庆幸的一点,《扬名立万》找了宁昊和王胖子当监制,特别是宁昊,他是玩黑色幽默起家的,最擅长喜剧 犯罪的结合,哪怕魏阳开了挂,也颇为仰仗对方。

    有了《扬名立万》的铺垫,魏阳对这方面的把控明显增强了不少,又有上帝视角。

    所以《唐人街探案》节奏轻快且不散,风格突出却和谐,让观众又紧张又欢乐,眼睛牢牢盯着银幕。

    带有推理元素的电影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直埋钩子,导致观众心里有很多问号,愿意等到最后揭开。

    这也导致《唐人街探案》放了一个多小时,别说有人上厕所,连说话的人都少。

    不是哈哈大笑,就是全神贯注的观察情节,还有一部分代入其中,各种推理谁是凶手,以及凶手如何作案,这也是悬疑推理题材的一大卖点。

    不过,相比于上辈子备受诟病的开局就猜中《唐探3》,以及暗示明显,另有抄袭嫌疑的《唐探2》。

    《唐人街探案》第一部的推理设置算是系列最好的,环环入扣,门槛也相对较高。

    或许难不住那些推理发烧友,部分脑子灵光的也能察觉一二,但绝大部分的观众在答案揭晓后,才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

    表弟听完秦风对思诺养父的指认,恍然大悟,又不由吃惊。

    “这个电影表哥是编剧吧,这案子咋想的,真精彩。”

    倒是表妹还端的住:“亏伱还看过咱哥写的未央三部曲呢,都是推理犯罪题材,写个剧本有什么稀奇的。”

    “那不一样,三部曲案情并不复杂,这是实实在在的推理。”

    表弟不服,还要争辩,却被大姑父捂住了嘴,因为电影此时又出现了一个反转。

    原来杀人的养父,不过是被思诺利用的傀儡,这个长得人畜无害,清纯可爱的女孩,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一石二鸟!

    解决了对自己敌意的雕塑老板,又把对自己有不轨想法的养父送上绝路。

    名场面出现,看到张子风阴影下的诡笑,原本心思发麻的观众,不少人直接被吓得喊出来。

    但惊吓过后,也是十分感慨,原本的情节就够精彩了,案中案又来了个反转,精彩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而意想不到的“幕后黑手”,也是一个反差的惊喜。

    电影结束,陆陆续续走出去的观众们很多都在讨论剧情和演员们的表演。

    甚至还有几个直接去柜台再买票,准备二刷,电影里的细节和小包袱太多,刚才还有很多忽略了,重看一遍更有滋味。

    魏阳一家倒是没有二刷,聚精会神的看一部电影,其实也很累人的。

    年轻人和常看电影的人或许无所谓,年纪大点的精力可能就跟不上了。

    再加上其他电影多数也没什么吸引力,索性大家就打道回府,表弟表妹倒是很想看,但是被四个大人联手镇压。

    回去的路上,魏霞虽然肯定了《唐人街探案》的质量,但还是担心赔钱。

    表妹实在看不下去她杞人忧天,上网问了一下,下了一个花螺专业版APP,查看《唐人街探案》的实时票房。

    他们看完电影已经将近下午3点,傍晚和晚上才是电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