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闲扯淡 (第1/2页)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一百零九章闲扯淡有一种言论:中影投资好莱坞,只是一家公司的正常经营策略…在中影之前…有很多内地文化企业染指好莱坞制片行业… 中影也是一样…只不过中影是国字号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问题是中影享有引进片权利,刚好呢,北美本土票房收入增长变缓,好莱坞正积极研究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如果跟中影合作,是不是有发行优势? 原时空,就是这样,迪士尼的《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要到5月12日才会在中国内地上映,这与该影片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其他所有国家中5月1日的首映式相比晚了近两个星期。 为什么晚两个星期? 因为《速度与激情7》呗——中影参与投资… 但…中影毕竟是国字号,你投资外国电影算怎么回事? 咋了,向买办看齐? 估计韩山坪也担心出现这种风言风语,所以,他才问的沈旭东。 旭东反问:“为什么要投资好莱坞?中影光靠引进片的权利,一年少说分账十个亿把?” “这不是忙着上市吗…” “哦…” 那就可以理解了! 借助投资好莱坞大片的风口。 “我们跟传奇合作,准备投资了几部电影…” “其实传奇只是一家电影投资基金会…” 沈旭东大概介绍了一下传奇娱乐的诞生过程。 就是一家投资拼盘演化而来! 其实理论上来说,电影公司当然可以完全依赖自有资金来拍摄电影,而且九十年代以来,次级回收渠道的丰厚利润足以支撑电影公司拍摄亿元规模的超级大片。 但无一例外,所有电影公司仍然向外寻求投资。 原因有很多,比如分摊风险,提高开工数量,哭穷以让明星和经纪人降低片酬,等等,但最主要的秘密在于,电影公司和外部投资者的合作,是基于某种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 “对,”沈旭东点头:“比方说一部1.5亿美元的大制作,公司你自己掏50%,完后外界资金50%,但电影公司最后分得的利润却比外部投资者多很多。” “多很多?” “您看,一部电影的票房回款,先从里面扣掉占总票房10-15%的发行费以及其他营销支出,再和外部投资者平分,这当然看起来是公平的,只不过对电影公司来说,坐收发行费把一件有风险的事变成相对旱涝保收,再加上各种会计策略,总而言之,引入外部投资者,对于好莱坞电影公司来说,是一件可以揩油的美事。” “就像你们公司的溢价投资?” 沈旭东承认了:“对!” …… 天美传媒每年都会吸引外界投资,当然,外界投资需要溢价20%进入… 一部电影成本一个亿,公司掏五千万,外界资金5000万,然后分一半收益给你? 想的挺美! 电影投资属于小圈子游戏,不是说你有钱就能玩的转的。 溢价20%还是有点关系的投资方。 后世,但凡有点品相的,都会将投资份额溢价出去。 尤其是稀缺的好项目、大项目将更受青睐,更容易溢出好的价格! 举个例子,《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