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启发 (第1/2页)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五十六章启发他俩懵逼很正常。 学校的教育,让他们认为选角是很复杂的事情。 初选、二试,终试,定角… 这是一个流程化的作业模式! 学校教的没错,大部分没有背景的新人演员确实要经历这些! 原时空,迪丽热巴还去参加过《王的盛宴》的虞姬海选呢。 哦,这是个有毒的海选,迪丽热巴、古力娜扎、徐璐、辛芷蕾都去参加了,然后也都被淘汰了… 最终用了何杜娟… 很多人说她不够美,有什么关系? 在《王的盛宴》最困难的时候,她可以带两千万进组让拍摄得以继续,在导演心中当然是最美啦! 事实上,男女主角定角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剧本阶段,制片人、导演就要根据这些角色联系主要演员了。 通常会要根据演员们的片酬、档期、受欢迎程度,搭配至少三种以上的组合方案。 然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导演和演员见面。这个见面不是试镜,是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 具体来讲,如果是大投资,那肯定要用明星! 然后要根据类型,比方说喜剧,现阶段,葛尤、黄博是喜剧电影的第一档次选择。 还要考虑演员自身形象和角色定位之间是否能取得平衡。 最典型的就是小沈阳主演《三枪》,让人无限违和… 此外,导演和资方的个人好恶也是很大的影响,这就没办法了,毕竟什么都比不过金主喜欢。 这点跟天美公司很类似,天美选角最关键一点:尽量用自己人! 至少现在是这样… 后世,互联网唱主角,流量至上,只要你有流量,演技再垃圾也有市场… 扯回来,《北爱》是天美出品的电影,用迪丽热巴和朱一龍,在沈旭东看来是很正常的选择。 …… 中午时候,旭东带着他们到了马场的餐厅… 这个马场经历了三次扩建,现在更像是度假村… 餐厅的伙食都是从丰泽园、大董专门运过来的。 既然《初恋》主创团队来了,话题自然转移到了青春片,沈旭东先开口:“下个月6号,《那些年》会在内地上映,估计票房也不会差,青春片的潮流马上就要打开了!” 宁昊接话:“…你这么肯定?” “你们没看过观影人群的平均年龄?” “…我看那玩意干嘛?” “22.43岁,比三年前小了4岁,这代表什么?” “观影人群年轻化?” “对…”沈旭东点头:“而且多是85后、90后,这群人大学才毕业没多久,正是怀念青春的好时间…所以,青春片天然受众广…” 这个意思就是: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有过青春的人,都会去影院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 所谓的类型比内容更卖座就是这么个意思! 很多观众在进入影厅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放弃用电影逻辑思考内容本身了,电影变成大型青春回忆录,基本只要拍到能引发共鸣的白衬衣、大cao场、早恋,再放几首那个年代的歌曲,感伤的人就能触景生情… 然后,那几年国产青春片就跟当年的香港武侠一样,泛滥成灾! 其实,审查也有影响——审查会助长影视行业的投机行为,一个类型片没遇到什么审查阻碍过审了,还赚了钱,后面的投资人必然会一窝蜂的选择这个保险的片型,模式都会沿用,因为这样拍的话,太安全了,至少不会血本无归。 再然后成为烂片的代表——只要看到标签里写着‘青春’二字,默认烂片。 说到这,沈旭东道:“你们要是想赚票房,可以尝试这个类型…” “我哪有时间…” “没让你拍,你可以做制片人或者监制嘛。前段时间,我就看了一个很不错的剧本,叫《爱你,西蒙》,我就立项了!” “《爱你,西蒙》?外语片?” “对,讲一个中学生出出柜的故事…又叫《出柜这件小事》…” 《爱你,西蒙》,不同于一般的同性恋的片子,没有负面挣扎,也没有安利说教,更没有什么社会的深度刻画,带着气势如虹的青春气息,让男主的一封封信和旁白见证成长… “这玩意在国内没法拍,没法过审的!” 沈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