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1/2页)
实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拿这台无引力机车,试试能够载重多少的货物。√其次,则是在慢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够飞出月球,这两个实验,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都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按照实验室研究人员的意思,则是招聘志愿者,让志愿者来参与实验。 不过,随着李析到来之后,这个决定,最终还是被否决了。李析决定亲身尝试。 对于这个决定,研究室里的所有人都是反对的,但是随着李析的坚持,这些研究人员便也只能由他去了,最终只是嘱咐李析小心而已。 而李析之所以这么做,显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毕竟有了百变果的自己,几乎不用担心死亡的问题。 亲身尝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月亮城的损失。毕竟,任何人因为实验,就算是志愿者,一旦死亡之后,只怕也会从小事变成大事。 倒是无引力机车的cao控,十分简单,毕竟这台机车本身,既然是作为试验用,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面向最为简单的cao作方式来进行制造的。 在进去无引力机车之后,李析的感觉,就像是坐在一个带着盖子的圆盘里面,整个无引力机车的设计,可以说是十分的奇妙。 在驾驶台上,控制杆和按钮一类的东西倒是不多,因此也十分容易掌握。李析在坐下之后,很轻易就认识了这些按钮和控制杆。 其中包括引力打开,引力关闭,起飞,前进,转弯等等一系列的控制按钮和控制杆。 整个驾驶的方式,和开车差不多。 于是李析扳下控制杆,让无引力机车屏蔽引力,这么一来,整台机车,立即就没有丝毫重力的悬浮起来。 这种感觉可以说是相当奇妙,至少对于李析来说,很像是神话传说里面的腾云驾雾。 至于这一台无引力机车,则就像是神话传说里面的云彩。 此时在驾驶着无引力机车,迅漂浮起来之后,李析便控制着无引力机车,前后行驶了一下,十分平稳。 不过,仅仅只是前后行驶,毫无意义,关键是升空,如果在升空的同时,能够依然不受重力的影响,这台无引力机车才算是彻底成功了。 当下再次扳下控制杆,让无引力机车升空。 在李析的刻意控制之下,无引力机车升空的度倒是不快,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撞到了天顶。 有了天顶的阻挡,无引力机车,无法继续向上漂浮了。 在这个时候,托马斯教授也就呼唤李析下去。 李析倒也没有坚持,接着就打开重力,于是无引力机车在重力的吸引之下,慢慢向下落。 紧跟着,再次尝试承载重物升空,这就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工作了,即使是被称为无引力机车,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引力的。 或者确切的说,无引力机车,在承载一定重量的物体的时候,不受引力的影响,但是一旦承载的物体重量,过一定的程度,则其本身的屏蔽引力,立即就会失效。 所以,这种无引力机车,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不能够承载过其自身载重重量的货物,一旦过这个重量,其本身的屏蔽引力效果,立即就会失效。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无引力机车的这种性能,倒是和电梯有些相似,不载的话,就可以任意使用,但是一旦载,则是立即就无法移动了。 尝试着载重了一下重量,这一台无引力机车,真实载重,大概是五吨左右。 这个载重,已经不算低了。当然,即使是这样,依然是要考虑是在月球上面的因素,如果换成是在地球上面,重力提升,估计连一吨的货物都无法承载的起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载重,可以说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是不要忘了,这一台无引力机车,只是一台小型的无引力机车而已,而且在制造方面,实验室生产出来,依旧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 就比如各种仪器设备的不足,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原先需要的构件,无法真正的生产出来,以至于最终,不得不拿其它的构件来替代。 这就是当前无引力机车的缺陷,不过,这种缺陷,如果能够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的话,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制造出来的无引力机车性能,进一步提升。 然而就目前来说,想要改进生产工艺,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对于托马斯教授等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当前按照月亮城或者说地球上的真实的科技水平来说的话,真的不是很高。至于和李析所设计的未来科技相比,更是没有丝毫可比性。 即使是张教授和徐教授,目前正在研究的量子研究所,说起来,传送阵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当的高端。 但是不要忘了,这个传送阵,在构造方面,其实一直都是在使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构造。想要进一步将这些构造压缩,变成更加富有科技含量,同时占用资源更小,性能更强,暂时还无法做到。 这种情况,简直就相当于早期以前最原始的电脑,和当前的电脑相比。 以前的电脑,大而笨重,同时性能很低,但是随着科技的展,人们现越来越多的材料以及集成线路,最终,生产出更小的电脑,但是却拥有更高的性能。 眼下张教授和徐教授研究的量子传送阵,正处在最原始的初级阶段,整个传送阵的各种构件,都是采取的最为粗糙最简单的构件。 同时,也正是这些构件,如果真的有人想要盗窃李析的技术,而同时李析本人又没有做好防备工作,被人看到了构件总图的话,没准真的能够制造出来。 所以,当前来说,月亮城的科技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托马斯教授显然对于实验的结果不太满意,在实验结束之后,便召集组员商量,如何针对目前的无引力机车,做进一步的改进。 改进之后,争取制造出性能更加强大,同时体型更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