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九】 (第1/2页)
朕卷一困浅滩【番外九】弘业七年,皇帝赵匡桓59岁,身体健康已经不怎么好。 旅行家、探险家、博物学家、人类学家程景明,同样是一把年纪了,被翰林院特聘为荣誉博士,享有正规翰林博士的俸禄津贴。 程景明当然不可能再亲身冒险,但他有个儿子却继承了志向。 准确的说,是混血私生子! 这货在墨西哥冒险的时候,曾定居两年整理动植物资料,一不小心就搞大了玛雅侍女的肚子。也不方便带着到处跑,就买了栋房子安置,还开小店让那个侍女经营,并托付当地朋友帮忙照顾。 私生子的中文名叫程墨,西班牙名叫蒂亚戈,玛雅名叫雷霆。 其生母病逝之后,程墨就跟着父亲满世界冒险。如今已三十多岁了,依旧没有娶妻,但私生子留下一大堆。 此次回国,程墨带来几个雅玛人面圣。 赵匡桓拖着病体召见,站在他面前的是个十多岁的少年。 程墨介绍说: 赵匡桓说。 侍卫搬来地球仪,皇帝让程墨说明具体情况。 程墨指着危地马拉那片说: 又指向尤卡坦半岛: 赵匡桓对伊察王国非常感兴趣,问道: 程墨回答说: 赵匡桓对西班牙人极为鄙视。 程墨说道: 赵匡桓摇头: 在赵瀚统治中国的时候,也有位印加王室后裔试图复国,而且编纂书籍到处传播反抗思想。 结果呢,赵瀚资助了两千条火枪,印加王室后裔发动起义。刚开始打得有声有色,打着打着就闹内讧,被西班牙军队分化瓦解,几个起义头子也仓皇逃到中国。 伊察王子看到赵匡桓摇头,当即跪到地上,用生疏的汉语说: 赵匡桓颇为惊奇: 伊察王子说。 程墨在旁边解释: 赵匡桓遗憾道: 伊察王子说: 这是要打热带雨林游击战啊。 历史上,伊察玛雅人的游击战,一直打到西班牙殖民者被赶出墨西哥。直至20世纪90年代,又有玛雅农民大起义,而且通过互联网发表起义宣言。 赵匡桓说道: 程墨说道: 赵匡桓都登基十年了,中国在美洲当然有自己地盘。 从阿拉斯加到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通通被中国宣称***。沿海的几个移民城镇,多以购买的形势,从土著手中获得,用贸易来维持与土著的关系——主要是懒得派兵,武力征服不值当,抢劫部落所获利润还不够军费开销。 当然,也有动用武力,但不是亲自打仗。 而是利用部落间的战争,扶持一些亲近部落,卖给他们铁器去扩张。附带的条件是,那些部落扩张的地盘,必须分一些给中国移民。亲近部落的毛皮等土特产,只能卖给中国人,不准卖给其他国家。 同时,鼓励通婚。 中国移民多为流放犯人,赠送物资作为聘礼,迎娶亲近部落的女子,以联姻的形势拉近双方关系。 当移民村镇设立学校时,也会邀请部落贵族子弟来读书,一点点的进行文化渗透。 中国殖民北美西海岸好几十年,居然还没爆发过大型战争,只是偶尔有一些小的武装冲突。甚至有几个土著村落,已经处于半汉化状态,他们能用汉语跟移民交流,而且纷纷穿起了汉族平民服装。 如此殖民方式,只可能在北美实现,因为北美的印第安人发展度不高,放在墨西哥、中美洲、秘鲁是不可能的。 而且,只适用于殖民早期,当移民及后裔达到足够数量,必然跟本地土著产生激烈矛盾。 伊察王子带着中国皇帝赐予的兵甲,在第二年搭乘商船前往美洲。随行的除了十多个伊察宫廷侍卫,还有程墨跟在身边,程墨已经被任命为伊察国师。 他们在中美洲登陆,使用白银贿赂官员和商人,分批把兵甲运去中美洲的东海岸,再通过走私船只运去伯利兹。 伯利兹,属于英国殖民地。 正是由于英国占领了伯利兹,紧挨着低地雅玛人的地盘,西班牙害怕伊察王国倒向英国,这才穷尽人力财力把伊察王国给灭了。 果然,当程墨陪同伊察王子来到伯利兹,并带来中国皇帝的信件,英国殖民官员立即热情接待。 并且英国官员还承诺,虽然他们无力支援玛雅复国,但随时欢迎伊察王子逃难过来。游击战随便去打,打输了就逃到伯利兹,蓄积实力再回去打游击。只要能给西班牙上眼药,英国提 供除了物资之外的一切支持。 利用英国的殖民地,伊察王子从陆地返回尤卡坦半岛的雨林,沿途利用王子身份招募玛雅人当兵。 事实上,伊察王国还存在时,就属于所有玛雅人的避难所。热带雨林之外的玛雅人,包括危地马拉的高地玛雅人,被西班牙殖民者压迫得难以生存,都会成群结队的逃往伊察王国。 伊察王子的身份,非常具有号召力! 在突袭了好几个西班牙人控制的村社之后,程墨发现,村里的玛雅祭祀皆被杀死殆尽。玛雅贵族和平民的土地,已经被殖民者圈占成种植园,而玛雅人则充当种植园奴隶的角色。 甚至有许多高地玛雅人,他们作为西班牙仆从军头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