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美妻深夜造访 (第1/3页)
刘病已极力呵斥自己的意识停止这样的创作。 因为刚才的感觉貌似已经让神志出离了身体,不受自己控制了。 “这是怎么回事?因为连续穿越了五世,同时拥有了五世的智慧?集画家、富豪、石匠、剑侠、皇帝于一身?开什么国际玩笑!若是真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患上精神分裂症了!” “不不不!如果我选择宁愿做一个废柴小皇帝,再勉强做一个春工图小画手,每天让宫娥妃子排成队,给我当模特……” 想象着自己的好事儿,突然耳畔似乎又有一阵龙吼,并伴有风雨。 “打雷了?下雨了?”刘小龙收起心魂来,抬头望天,结果发现晴空万里。 “又是错觉?” “吼……” 又一阵龙吼,这一下子可真切了! 刘病已大叫一声:“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匆匆忙忙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往下跑去。 “吼……” 那声音震荡心间,让他恍如做梦一般。 “五爪?真龙显圣,到底是何寓意呢?” 昨日翻阅竹简时刘病已看到一个有关礼制的讲述,西周时期订立的朝礼: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想到京剧和电视剧上的画面,这个礼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这说法的大体含义是,绣龙的龙袍,以龙爪趾头数的多少定尊卑。五个爪的龙,唤作“五爪金龙”,这种衣服是皇帝穿的。四个爪的龙叫蟒,地位降一等,是亲王穿的。三个爪地位就更低。 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指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 皇帝的九五至尊,呈现到衣服上,褚黄色的龙袍上便用九条五爪金龙代替,间以五色云彩。 “在这个世纪里,陡然画龙,岂不是有造反之意吗?” 刘病已心里直打怵,但魂灵里似乎有一股故意跟这思想作对的劲头。 ——偏要行不为之事。 刘病已吐吐舌头,为自己这怪诞想法吐槽一番。 下了山,回到宅院,老朱就一直站在门口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他有个什么闪失。这样体贴的行为让刘病已倍加感动。 等刘病已走近了,老朱还用异样的光看着他。这目光里有惊异,更有掩饰不住的欣喜。 刘病已心想着这具身体的主人一定是个书呆子,要不然身体怎么这么羸弱,昨日里遭了毒害还能恢复地迅疾,他们都这般惊诧。而今日这般晨练,刚刚爬了个小山头,或许让老朱觉得少爷跟变了一个人儿一样。 想到这里,刘病已就下定决心,用自己的智慧给他们一个彻底的改观。 “眼下,最紧要的事便是保命了!那就是把婚事退了,免得被那未婚妻惦记着,一次投毒不成,再来二次,让自己防不胜防。”刘病已打定主意,要尽快赶回杜县,他心里挂念着娘亲的安危。 昨日里,听闻老妪的说法,众多债主子上门催债,不知道昨夜,娘亲怎么应付他们了。 想到这里,刘病已就着急地催促老朱,两人赶紧上路,去往杜县的家中。 “叔。” 老朱被刘病已这般称呼,吓得一身哆嗦,之后瞪大了双眼,惊喜地望着刘病已。 “少爷……”言语里多了几分温情。 刘病已看在眼里,似乎明白了原主可能之前并未对老者有这般尊称。但身为21世纪小青年的他,怎能对着一个老人“老朱老朱”地叫着。 “叔,我甚是担心娘亲的安危,况且又担心娘亲一直惦记着我,估计,早饭后,娘亲也会来看我,不如我们趁早去娘亲那里吧。” 刘病已一副商量的语气,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暴戾固执和目中无人。老朱感受着少爷这一奇妙的变化,心里甚是欣慰。 “少爷,你的身子刚刚好,最好不要鞍马劳碌,我们只管等着夫人前来就好,或者吃了早饭,我回家看看什么情况了。” “不用!”刘病已微微摆了摆手,柔声道:“娘亲向来身体柔弱,再加上昨日受了三番惊吓,想必一定很是疲累。我一个大小伙子,身体棒棒的,怎能忍心让娘亲cao劳,而我坐享其成呢?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不养而亲不待’,趁早行孝敬之事吧!” 刘病已说着转身就进了屋子,他准备换上大褂,好去杜县。 老朱则呆立在原地,咀嚼着刘病已偶然说出的话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不养而亲不待。妙啊!实在是妙啊!” 但到底那里妙,他又说不明白。他这么一个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但听着就觉得特有道理,也特别地高深莫测。 他费劲脑筋记在心里,等会儿见到夫人了,就把这些可喜的变化统统告诉夫人。 “少爷真的变了!少爷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处处需要人提心吊胆和照顾的人了。少爷忽然一下子长大了。老爷,你若在天有灵,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地处大汉国少陵原上的杜县,有三大盛景: 一曰灼灼似火海,胜若粉黛仙境的万里桃花;二曰汁甜如蜜,宛如透彻黄玉的丰硕肥桃;三曰让整个大汉国人极为羡慕嫉妒恨的、繁多如云的才子佳人了。 用“俊男靓女,多如牛毛”来形容杜县的才子佳人,一点儿不为过。 初春的杜县,春花烂漫如画,瓦蓝天如碧海。繁华的闹市上,多的是赛诗的擂台,还有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的痴男騃女们。他们望着台上对垒的两人,时不时为获胜者的才气倾心眯目,喝彩声也此起彼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位一直处于劣势的奶油小生终于出口了。他刚念出两句来,周围的人顿时鸦雀无声。 享受着现场众人的仰慕,奶油小生伸出右手食指朝远方轻轻一点,“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现场一片寂静。 只是少卿的功夫,现场就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 “好诗!” “难得一见的好诗!” …… 众人都陶醉在这优美诗句中,现场情绪nongnong如蜜。 刘病已和老朱一主一仆,一前一后,风尘仆仆地走在繁华异常的杜县坊市区。 刘病已饶有兴致地看着沿街商铺售卖的东西。 寻摸了半天,刘病已才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历史流转多少年,除了商品的制作质量有些区别外,亘古不变的是所售商品的种类大同小异,就如同刚刚在街口吃了的豆腐脑和油饼,都是跟21世纪吃到的味道相差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