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声势赫奕事成矣 (第1/2页)
“商君立木?” 王宁想了一下,脑中依稀有着一星半点的记忆。 “好似听说过这个故事。” “商君用这些钱财收买了不少勇士,额,这两根木桩,是用来做什么的...” 吕煜嘴角抽了抽。 你根本没有听过这个故事好吧。 简单的将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给王宁说了一遍,后者脸上也是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咳咳,是我记错了。” 王宁小脸微红,咳嗽两声之后赶忙转移注意力。 “那公明你打算从何开始?” “先将五铢钱、黄金放在台上,然后放出消息,半个时辰之后谁能将这木桩扛起来,从南门穿过集市到北门,一个来回,便送他十金!” 十金? 王宁脸上有着rou疼之色,而在一边看着的小吏眼睛都直了,暗自吞咽了一口口水,说道:“郎君,这十金...会不会太多了一些?” 吕煜轻轻摇头。 “十金之数,才够嘘头。” “那...” 其中一个小吏脸上露出迟疑之色,但还是马上问了出来。 “不知我等可否去扛木?” 十金之数,对他们这种小吏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如果依靠他们的俸禄的话,数年加上勤捞外快,恐怕才有这十金之数。 “自然不行。” “三位放心,我早已准备好了礼金赠送诸位,此事事关除贼,你们三人配合就是了。”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最后重重点头。 他们是吕延的亲信,自然不敢违逆吕煜的话,最起码是在明面上不敢忤逆。 只是... 这十金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三人心里面已经是开始打起了小算盘来了。 “既是如此,我等便下去布置相关事宜了。” 吕煜轻轻点头,算是默认他们离开了。 “公明,我看这三个人是舍不得这十金被他人索取,那扛木之人,恐怕会是这三个人找来的。” “十金之数,数目巨大,他们心生贪念可以理解。” “那你还不阻止?此事有失公允之处若是被外人知晓,恐怕不仅达不到郎君想要的效果,反而事与愿违。” 不料吕煜却是轻轻拍了拍王宁的肩膀,打趣道:“子静不会以为,我没有派人过去扛木?” 这托,肯定是要有的。 王宁眼睛瞪得直溜溜的。 “公明,这...” 这无jianian不商,怎么到你王宁这里就变得这么憨了呢? “放心,今日不过是开胃菜而已,三日之后,才是重头戏!” 没错,这就是吕煜的改良版的南门立木。 今日所造不过是嘘头,半个时辰,能够找来多少人? 此处又不是秦国王都,没有多少人,信息传播速度也绝对没有快过秦国政治中心的栎阳,要想此事造成足够大的影响力,就需要时间来酝酿。 而这三日,正是吕煜给自己,给招募乡勇造势的时间。 “也就是说,今日只是演戏?” “今日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半个时辰之后,高台之前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片人。 吕煜与王宁此时在县城城墙上眺望,知晓这黑压压的一片人不过数百之数而已。 “时间差不多了。” 王宁轻轻点头,默默的跟在吕煜身后。 这才跟了吕煜一日,但王宁便已经受益匪浅了。 “公明会不会多虑了?你看着数百人都来了,影响也不会小了?”王宁斟酌片刻,试探性发问。 “子静多想了。” 吕煜拉起裤脚,小心翼翼的下着墙梯。 “这数百人之中,多是被高台上的黄金五铢钱吸引,况且这数百人多是县城中人,要想消息传到县中各地,乃至于其他郡县,光靠这三百人是远远不够的。” “啊?”王宁脸上惊愕。 “只是除匪之事不就是成皋一县之事吗?为何还要让消息传到其他郡县?” “子静觉得名声越大越大,还是越小越好?” “自然是越大越好。” “那便是了,我吕煜的名声传到其他郡县,才是目的,光靠成皋一县,又有多少英才?” 这次除匪,原本就是吕煜的个人营销而已。 若是能因为此事吸引到汉末的能人志士,那才是赚翻了! “王宁明白了。” 好在大舅哥虽然天真,倒是不傻,一教就会,还算是可造之材。 “让一让,让一让...” 陈三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硬是挤出了一条可过人的缝隙。 王宁颇有些狼狈的上了高台,心中还稍稍有些心悸。 “好在带了卫士过来,加上县中也来了不少衙役,不然这黄金五铢钱都要被人抢去了。” “有胆敢抢,也要有命来花。” 吕煜手按在佩剑上,目光都没有在高台上的五铢钱与黄金停留片刻。 他扫视了台下众人,然后走到高台最中心。 “诸位,静一静。” 吕煜扬了扬手,台下原本嘈杂如菜市场的杂音为之一静。 众人知晓,主事人来了! “在下吕煜,今日铸高台张贴招贤令,便是想要为我成皋除贼,为诸位解除后顾之忧。” 吕煜此话刚说完,下面叽叽喳喳的声音又起来了。 “吕煜?你们听说过吗?” “俺知晓,这吕煜是俺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