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孤军襄阳城 (第1/2页)
看着迟来申明书,洛白笑道:“我从不曾让寒叔叔失望!” 申明书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但还是回道:“你做的够好了。” 将洛白拉上来,裹上准备好的棉被,又递给他一壶酒。 洛白也不客气,喝了酒,才觉得身上有点热气。 足足一刻钟,他身上的麻木才缓缓消退。 “张瑞他们今晚要偷袭水师营地。” 洛白缓过来的第一句话,就爆出了惊天消息。 申明书吓到了。 他知道张瑞是谁,可正因为知道,他才不相信。 “他怎么敢?张大人让他留在这里是准备奇袭用的。现在暴露了,还有什么用?必须阻止他们!” 洛白静静的喝酒,没有插话。 现在阻止来得及,但他们两个谁去? 就算去了,张瑞会听? 申明书也冷静下来,看着安静喝酒的洛白,问道:“那你回来是什么意思?” 放下酒壶,洛白掀开棉被,穿上一边备好的棉衣。 “两件事。他们的粮食不够了,如果这次偷袭都死了还好说。要是没死,必须给他们提供吃的。” 申明书皱眉,这事他管不了,必须上报张狩。 “第二件事呢?” “既然偷袭不可避免,那为什么不主动点配合呢?” 申明书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他先是一喜,然后沉思,最终苦笑。 这瞬息间的三个表情变化让洛白好奇。 “你说晚了。就在你们离开的第二天,朝廷的援军来了,而且是熟人。” “冠军营?” 朝廷的军队他熟悉的只有一支。 “三万人的援军,真正到位的只有一万新兵。而且来了之后,又将南城的老兵带走了一万人!” 说到了这里,申明书一脸苦笑:“也就说是,这次援军到来,丰裕城的城防力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出事了! 这是洛白的第一反应。 但他想不通,究竟是什么事情能让徐威和朝廷的监军大人都同意调兵的。 他看向了申明书。 “襄阳城被困!” 襄阳城? 那张摆放在榆林草场的沙盘瞬间出现在洛白的脑中,榆林,长安,丰裕城,淮安…… 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出现在脑中,可偏偏没有襄阳城。 不对,有个地方被他忽略了! 他忽然想起来,任无双教授他们课程的时候,也曾让他们看过沙盘。 那一次他分明看了三个地方,事后却只记住两个,最后一个怎么都想不起来。 现在他终于想起来了,襄阳城! “他们竟然兵分两路,一路沿水路直逼丰裕城,另一路直逼襄阳城?” 襄阳城,位于河南道、江南道和剑南道的交界处,是北方南下,南方北上的中路线必经之地。 南北交通,除了江河阻隔之外,有三条路可以直达。 东边的淮安,中部的襄阳,西边的蜀道。 东部走淮安,也是为了攻取丰裕城,但他们放弃了,选择逆流而上奇袭丰裕城。同时又率军围困襄阳城。 襄阳城失手,那么叛军就可以以此为根据,直插长安所在的关中,连丰裕城都不用打了。 “所以原本要支援丰裕城的三万人,两万人直接改道南下。冠军营倒是来了,却换走了一万老兵?” 申明书点头。 洛白顿时脸色难看,但瞬间脸色大变:“他之前不进攻,难道就是等这个?” 申明书再次苦笑:“你终于明白过来了。” 形势越来越不好了。 他们本来人就不多,现在又调走了一些精兵…… “那我们调兵的事情他们肯定知道了?” “南岸附近都是他们的小船。” 大军调动,防区必须调整,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 看起来丰裕城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 “徐大人把事情告知张大人,张大人直接要了一半新兵,并且调换五千人去了南岸。不过很奇怪,兵力调动,叛军并没有进攻,连sao扰都没有。” 如果叛军之前一直等襄阳城的消息,并且在南城城防力量减弱以后,一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止北城支援。可现在这样,是为什么? 洛白想不明白,甚至于申明书也想不明白。 “不要多想了。这次调兵,南北两城的兵力都已经被削弱。不过因为张大人主动调换了五千精兵给南城,倒是让监军大人对张大人的印象大为改观,城中的情况倒是好了不少。”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洛白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可眼下的情况已经变了,要随时防备敌军的偷袭,必须要赶紧回去。 “申叔叔,我现在要赶回去,必须阻止他们偷袭。现在我们的兵力本来就少,防守才是上策。一旦进攻失败,那就白白损兵折将。” 申明书沉思片刻,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申明书叹息道:“也没什么,反正你早晚会知道。” 这语气和往日干脆果决完全不同。 “武统陛下准备和匈奴和谈了。” 洛白沉默了。 他不是朝臣,不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但他知道,自从大夏高祖起兵以来,还从未有过与敌人和谈的经历。可现在竟然和谈,难不成出现什么变故? 哪怕对朝廷一无所知,洛白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听说,这次匈奴提的要求很过分,要求将几十年前选好的和亲公主送到北原城,在阵前与匈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