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最佳短片奖 (第1/3页)
夜幕降临,街道上暖黄色的灯光将这座雪城照得像水晶球里的圣诞村一样闻馨。 然而人们都坐在灯火辉煌的剧院大厅,等待一年一度的帕克城电影节颁奖典礼。 时玥坐在师父和胡萱中间。 师父的另一边是小橙。他们都紧张得没心情说话。 美国西部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16个小时。当前国内正是上班时间,萤之森的同事们都聚在会议室里,用外网观看颁奖典礼直播。他们一定也很紧张吧。 晚会开始了。 首先是这一届电影节的闭幕仪式,主持人在台上声情并茂地对影展进行总结。 然而时玥并不能听太懂。胡萱更是完全听不懂。师父和小橙都在美国进修过,听力应该会比她们好很多。 闭幕仪式结束,颁奖典礼开始。 帕克城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不像国内一些电影节那样,排场很大。他们的颁奖仪式简洁而有分量。 主持人先从最重要单元的奖项开始颁奖。 最佳剧情片奖、最佳纪录片奖…… 主持人喊出了一部部获奖作品的名字,台上大屏幕也定格在台下获奖人的身上。 获奖人无一不激动地泪流满面。 获奖人逐个上台领奖,发表他们的获奖感言。 这些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新人,说着世界各地的英文口音, 时玥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还是被他们的情绪感染了。 作为电影同行,尤其作为捉襟见肘的独立电影同行,她实在知道作品能走上这个颁奖台是多么的不容易。 独立电影人们各有各的难处。 比如这届获得“最佳观众纪录片奖”的作品,是中东的一家四口人在长达四年颠沛流离的难民路上,用三部手机拍摄的素材剪辑而成的。 导演到现在还没获得合法护照,没法前来参加影展,只能由主办方把奖杯寄过去。 政治灾难是特殊地区的艺术家们遇到的难题,而其他地区的电影人最普遍的困难都是缺乏资金。 想做好电影,没有钱真的太难了。 电影是艺术领域里最逃离不开铜臭味的。只要稍微了解电影制片就会知道,电影里的每一分钟、每一个镜头,都是金钱在流淌。 时玥记得,之前工作室里有人向小橙打听去纽约电影学院留学的事,对他们昂贵的学费感到咂舌。 师父笑着说:“你们知道为什么电影专业的留学费用特别贵吗?我的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学费贵,就是为了让那些没钱的人在求学路上就能迷途知返。” 可能这是一句笑话,但对于电影人而言,梦想没有金钱的支撑,根本没法存活。 而独立电影很多时候由于坚持自己的表达,不愿迎合大众的口味,不得不站在资本的对立面上。 就像他们的作品《南亭之夏》,影片里有不少关于人性的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死亡的关系……很多话题是商业电影不愿冒险去涉及的,然而他们还是从作品本身出发,去做了。 时玥他们在台下等着,等着,最佳编剧奖、电影艺术奖…… 终于,到了最佳短片奖颁奖的时候。 主持人念出获奖作品的名字: “(《南亭之夏》)!” 时间好像静止了。 时玥看到前方屏幕画面定格在他们几人身上,耳边是人们热烈的掌声。 她的眼泪立即从眼眶涌出,淹没了眼前的一切…… 真的获奖了。 他们努力了这么久,遭遇一次又一次撤资,剧本被投资方带走,搬进肮脏破旧的办公室,弹尽粮绝濒临破产,一次次被骂……然而今天,他们真的赢了。 这群怀揣梦想与技术的艺术家,作品终于在大洋彼岸得到了认可,被世界上最懂电影艺术的一群人鼓掌喝彩…… 时玥擦着眼泪,感觉自己的工作室真的很幸运。 他们的作品很幸运的遇到了共鸣者,获得了成功。 但如果他们这次没有引起共鸣呢?就代表他们的作品没有价值吗? 并不是。 即使是梵高这样的天才,在活着的时候也是孤独的。 不被认可,不能代表作品就一文不值。 但是,肯定会因此穷困潦倒。 所以在人们看不见的背后,有多少励志拍出传世作品的电影人,为了获得投资,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初衷。 因为给你提供资金的人,是金主爸爸。 金主爸爸不是亲爸爸,他没有义务无条件给你提供钱财。 他需要看到利益。 当资本要求你根据大众的喜好和盈利的套路去更改故事的时候,你必须得服从要求。 艺术家既想坚持自己的初衷,又想获得人们的认可,太艰难了。 这一刻她真的感谢许洛斐。 还有驰早,还有田沐和雯子,还有工作室里所有的伙伴…… 离开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帮助,作品都不会获得这样的成功。 时玥流着眼泪轻轻推了一下旁边师父,提醒他上台领奖。 来之前就说好的,这次由师父上台领奖和发表获奖感言。 师父本来想推脱,因为他觉得由时玥上台更利于宣传。 时玥坚决不肯,说自己英语不好,说不了太长的句子。 于是师父走上台。 时玥、胡萱和小橙一边抹眼泪一边拼命鼓掌。 由师父上台领奖,工作室里所有人都是服气的。 他们太知道师父为电影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甘心离开商业电影大厂,甘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压,他在女儿频繁生病的时候,抵押了房子换钱给他们发工资…… 面对这么多磨难,师父对待电影却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而且他也坚持心中的道义,在时玥舆论风波时期,坚决不肯听投资方的,辞退她,保全项目。 在资本家眼里,师父可能不够聪明、不够圆滑、不擅长管理、不会阿谀奉承八面玲珑……他们只把他当作挣钱的工具。 而萤之森的每一位伙伴都对师父发自内心的尊重。 他们每一个都敬佩他。敬佩他的技术,敬佩他对电影艺术的精湛与痴迷。 在工作室最难最落魄的时候,小伙伴们为什么不离不弃,就是因为看到师父还在坚持。 看到师父戴着眼镜坐在电脑前画画的身影,他们就觉得踏实。 他是他们每一个都打心眼里佩服的电影人。 师父走上台,从颁奖人手里接过了奖杯。 他留着眼泪感谢自己家人的支持,感谢自己的同事们。 他把作品获奖所有的功劳都归给了自己的团队,不停地感谢他们,却没有说他自己。 接着,师父对台下所有获奖的和没获奖的独立电影人们,说出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处在这个行业的我们,比谁都知道独立电影是艰难的。 可人生本身就是艰难的。 如果生活没有给我们这些磨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