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施粥 (第1/2页)
“殿下,昨日之事,下官已然查清。那费氏狗胆包天,在乡里名声败坏,我府上这费通判已然数年未曾与此人来往,还望殿下明察。” 完颜康喝了一口清茶,颇为玩味的看着完颜溪:“留守大人,果是如此?” 完颜溪笑眯眯推了一个布包过来:“殿下,费通判虽是不知此事,但他未能约束家人,以至惊扰了殿下,也是大大的过错。本官已将他狠狠责罚了一顿,这是费通判的小小心意,给殿下压惊。” 完颜康打开看了一眼,一千两一封的银票,他摸了摸厚度,估摸着应该有二十万两。他将布包拍了拍,冷笑一声:“听闻这位通判大人,在真定府,可是有个鼎鼎有名的外号呢!” 完颜溪哦了一声:“有何外号?” 完颜康:“人送费百万。” 完颜溪心中怒骂起来,费宇这厮居然这么有钱,看来昨晚要的太少了。转念一想,完颜溪觉着有几分不对,自己在真定府若干年,怎么就从未听过费宇这个外号呢。 看来是这位小王爷胃口太大,区区二十万两银子,不放在他的眼里啊。 完颜溪深吸一口气:“殿下,您有何章程,不妨直说。” 完颜康略做沉吟,才道:“今年冬日奇寒,康观府上冻饿死者甚多,不如让这位费百万出些米粮施粥,府上也多少帮补些,如此也算是大功德一桩。” 完颜溪闻言大喜:“殿下慈悲之心,天地可鉴,下官这就唤费宇前来,赶紧办差。” 完颜溪原本以为完颜康准备狮子大开口,心想若是这位要的太多,自己说不得要再让费宇出点血了。哪知完颜康心里打的是别样念头,出些米粮赈济灾民,本就是分内之事,这样一来,名财两收。 这么一想,美滋滋! 完颜溪:“费大人,殿下交代了一件大事,若是办好了,你这项上人头,就算是保住了。” “多谢大人大恩大德,小人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费宇跪倒在完颜溪身前,连连叩首。 “施粥赈灾,这件事本官就全权交给你了。” “大人,小人多嘴问一句,这些施粥的米粮是府里出,还是?” 完颜溪哼了一声:“殿下交代你办的事,还用说吗!” 费宇诚惶诚恐的连连点头:“小人省的,小人省的。” 费宇一走,完颜溪眼睛一转,唤来府上主簿:“从今儿起,城里开始施粥,这米粮费大人认捐了,这事不能让通判大人一力承担,还是要多从府里粮库出账。” 完颜溪说了这番话,把出账两个字咬的特别重,这主簿一听,便明白主官的意思了,这是要借着施粥赈灾的名头,公然贪污公粮。他苦着脸道:“大人,只怕瞒不过同知、府尹几位大人……” “无妨,这几位都可分润些。”完颜溪摆了摆手,全然不当回事。 “那…这出账,计多少为好?” 完颜溪琢磨了一会:“回头打听打听费宇这边究竟用了多少米粮,按两倍记着出账便可。” “遵命。”主簿得了指令,立刻出门办差去了。 到了午时时分,真定城四方当街搭起了八座窝棚,每一座窝棚里都垒起了土灶,架起了一座大铁锅,柴火烧的呼呼响。 每一座窝棚外头,都有两名捕快持刀而立,一众衙役将锣鼓敲得震天响:“留守大人施粥了,留守大人施粥了。” “留守大人施粥了,留守大人施粥了。” 城中一处破庙,几个饥饿难耐的流民们闻声挪了出来,探出半个脑袋:“留守大人施粥,可是破天荒的事呢!” 起初流民们还有些不信,昨夜逃过一劫的一些人还在想着,今日这事,可别是否官府的恶毒手段。 等到粥香弥漫开来,有人熬不住了,往粥棚挪动过去。 热腾腾的粥水润过喉咙的一刻,这些饥民才相信了这个真相。 消息迅速传开,穷街僻巷里,许多衣衫褴褛之人奔了出来,将八座粥棚围的水泄不通。 “青天大老爷啊!”喝了稀粥有了些许力气的流民,跪地朝留守府衙方向,连连叩首。 完颜康站在福真楼三楼上,看着眼前的境况,心中全无喜意。 不过区区一碗粥水,就让这些流民感激涕零,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生活过的有多么艰苦。 而整个福真楼被完颜溪包了下来,就在完颜康身后,各类山珍海味如流水般端上桌来。 这么一桌酒菜,绝对不下五百两银子! 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 阶层的固化,贫富的加剧,是一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历朝历代的更替,都是因为最底层的老百姓不堪压迫,底层的上升渠道不断萎缩乃至断绝,最终导致社会矛盾集中爆发。 旧朝覆灭,新朝建立,新朝腐朽,另一个新朝建立,如此不断轮回罢了,直到被西方列强的铁舰大炮打了进来! 我既然重生到这个时代,就不能让华夏大地如此痛苦的轮回,完颜康心中暗暗发誓。 完颜溪见完颜康立于窗前,脸上并无半分喜色,心头不觉有些打鼓。他略做思量,自以为明白了完颜康心中所想,连忙唤来管家,交代下去如此如此。 不一会儿,八座粥棚衙役们喊的口号变了:“今日施粥,乃赵王世子殿下所为,尔等要谨记殿下恩德,谨记赵王恩德。” “多谢殿下大恩大德。” “赵王仁慈,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下,老汉给你立生祠……” 各种谢恩之声开始响起,完颜康皱了皱眉头,转过身来对完颜溪展颜道:“大人有心了。” 完颜溪哈哈一笑:“殿下吩咐的事,下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完颜康知道完颜溪不是个好东西,此刻他虽不耐烦这厮的嘴脸,毕竟要仗着人家办事赈灾,也就打了个哈哈,端起酒杯,开始觥筹交错起来。 想着楼外的饥民,完颜康胃口平平,满桌的珍馐吃了一小半,他就停下筷子,称道自己不胜酒力,要回去歇息。 完颜溪露出一副我懂的笑容:“下官唤两个清倌人过来,陪殿下解解闷?” 完颜康连连摆手:“万万不可,否则康回京可是要挨板子的!” 完颜溪呵呵一笑:“下官省的,下官省的。” 半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