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血夜(三合一) (第3/3页)
赵正轲自己就是启明六层,比裘万永还要更强。而且,赵家在宗门内的势力也大。 一向以来,赵家对裘万永还算客气,但也不会像其他家族那样,说什么就是什么。 今天,他这也算是豁出去了。 不然,真要让赵正轲带着赵家修士倾巢而出,跑去平遥跟陆家打一场生死大战,那他在宗门上面,怕是要吃一记狠狠的挂落。 现在,甭管怎么说,他是把赵正轲给拦住了,已经竭尽所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剩下的事情,就看宗门怎么处理,他能管的已经不多了。 “陆家……赵家……哼,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裘万永心里抱怨着。 回到郡府,他招来一柄小剑,写上信,一挥手,将其撒出,急飞向南。 这是专门用来传信的飞剑,一日可跨十万里,通过这种方式,才好跟宗门尽快的联系上。 …… 青峰门,禾凉山。 张诗曼带着回到宗门还没两天陆文恩,在等待着什么。 二人皆端坐在蒲团上,直至天边一声短促的尖啸传来,他们二人才有所动容。 片刻之后,眼前静室的门打开,一个看起来挺年轻的、穿着藏青色华丽宫服长袍的女人走了出来。 “师父,可是有信传来?” “是,裘师兄在安陵城外拦住了赵正轲。” “如此便好。” 陆文恩也在一旁深深的叩首:“多谢师祖!” “不必客气。”那女人望着陆文恩,说道:“只是你家的陆茗朝,行事过于酷烈,又是她先动的手,后续宗门也会对此有所决断。这种事情,我也不便插手,到时候就且看吧。” 茗朝是文恩曾祖那一辈的,他没法说什么,只能再次叩首。 “我先走了。”那宫服女人手一抬,一片祥云就自她的脚下升起,托着她的身体,向远处飘飞而去。 待到她走远之后,陆文恩又再一次向张诗曼叩首:“此番也要多谢师父助力。” 张诗曼摇摇头,说道:“我没做太多的事情,只是将此事上报了而已。此事牵扯到了海老祖和赵老祖之间,别说我了,就算我师父,也无太多发言权。” 陆文恩默然。 刚才那宫服女人,名为李燕菱,散修出身,但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发现是单灵根,被海三德收入到了宗门之中,并由海三德亲自教导。如今一百八十岁,却早已是启明九层的修士了。 她也正是张诗曼的师父,也就是陆文恩的师祖。 陆文恩听说,在十年前,李燕菱就曾尝试过结金丹,但却失败了,伤到了一些元气,今年才疗好伤出关。 但哪怕经历过失败,但她仍然是一位金丹有望的人物。李燕菱还算年轻,她至少还有百年时光,大可以再冲击一到两次。 平遥血夜时,文恩还在玉烟山上,做出发前的准备。消息传回来后,陆家当机立断,送文恩先回了宗门。 去安陵城乘坐飞舟的路上,是刚刚筑基的明凌叔亲自送他来的。乔装打扮一番,他方才进了安陵郡城,然后乘坐最快的飞舟,赶到了宗门。 此时,宗门其实早已得到了平遥的消息。 但文恩觉得,还是有可以努力一下的地方。 于是,他就找到了自己的师父张诗曼,请求帮忙。 耐不住弟子的请求,张诗曼写了一封信,给了她自己的师父李燕菱。 她其实根本没抱什么希望,她自己本来也不打算在这滩浑水里多趟。 可谁知道,她师父竟然亲自来到了禾凉山,跟她说了这件事情,并且当面传了一支飞剑,说是给到了安陵郡的裘万永,言明此事,表达宗门的态度。 现在,宗门还没有做出对这件事情的决议,但有一个前提是存在的:两家、尤其是陆朝熙和赵正轲两个人,不能打起来,至少暂时不能。 也正是宗门的这个态度,还有李燕菱的这支飞剑,让裘万永在安陵城的大门外,不惜亲自下场,也要把赵家的队伍给拦住。 这事,张诗曼一开始是很惊讶的。但在门外候着消息的这许久的时间里,她慢慢想清楚了其中的门道。 看着乖巧不言语的弟子,张诗曼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稍微再继续透露一些: “文恩,你要明白,就算是在宗门内,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条心的。” “我青峰门,从外门弟子到内门、到真传,上到金丹下至普通的练气,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 “有人是散修出身,有人是世族出身;有人全靠师传和个人努力,有人有家族在后支撑;同样是家族出身的修士,有人如你们陆赵两家一样是仇敌,也有家族间世代通好……” “就看赵老祖一脉,赵家诸多宗门修士,还有许多各个与赵家通好的家族,都会拜入这一脉中。只是,赵氏一脉随着赵老祖年岁愈大,寿元将尽,颓势逐渐显露。海老祖出身自北海郡饶昌县,海氏在北海也是传承数百年的望族,如今势头愈来愈大。” “你我师徒,虽然平日与宗门各事物纠缠不多,但须知,我们也是海老祖一脉的修士。” “还有一脉,是掌门空同道人传承下来的一脉,以散修、师徒传承为主,修真家族较少。” “赵老祖一脉与海老祖一脉,也不说有多对立,只是由于各自代表的修真家族不同,多少有些竞争的意思。” “此番,怕又是这些事情……唉,为师平日最烦这些了,搬到这禾凉山上,结果也避之不过!” 这些事情,陆文恩在门内也有十好几年了,多少也听闻过一些,但肯定不如张诗曼此番点破说得详尽。 听闻这些,他也只能对张诗曼说道:“徒儿不孝,让师父为难了。” “算了算了。”张诗曼还是难以掩盖脸上的烦躁之情,“我是海老祖一脉的传人,这番逃掉了下次也逃不掉,就且先这样吧。后续平遥之事会如何发展,可就真不好说了。” ———— 这章六千字,常规四千字更新都在里面了,多出来两千算补一更,还欠23章。 七点肯定没了,晚上看能不能再写出一章来加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