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陛下当行王道(求推荐票和收藏) (第2/2页)
秦良玉没有妄言,一路上,都在朱由检在说,她在认真的听着。 有些事情她是感同身受的,比如军改,收拢军权,严加练军,使之犹如臂使,有稳定天下之要效。 又比如即将而来的改革盐政,商税想法,使得国库充盈。 …… 朱由检高兴的回到皇宫,还没休息。魏忠贤进来禀告道:“启禀陛下,前阁老韩癀求见!” 朱由检听见这个,知道韩癀来此绝对没有什么好事,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可是对方毕竟是阁老致仕,朱由检也不好不见。于是淡然道:“让他进来吧。” 韩癀进来后,他也知道这昏君不待见自己,于是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他想看看新君还有没有救。 韩癀道:“启禀陛下,自古以来,明君施以仁政,圣君当行王道。” 朱由检平静道:“哦,韩阁老,请问什么是王道” 韩癀道:“以力假仁者霸,以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译文: 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说:“用武力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您不需要大。 汤以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 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 韩癀接着道:“……《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朱由检冷淡道:“韩阁老,直奔主题吧。” 韩癀心中骂到,果然是一个昏君! 然后正色回道:“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无偏无党,谓王道荡荡。” 朱由检点了点头:“韩阁老对王道理解深刻,很有见解。” 韩癀摸着胡子自得的点头。 朱由检又问道:“韩阁老,你来告诉朕何谓霸道?” 韩癀思考后道:“以武凌弱、以武伐交、以武立国、以武治邦。” 朱由检思考后点头又问道:“韩阁老总结得好,那何谓天道?” 韩癀从容回答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谓之天道。” 朱由检听完后,笑道:“韩阁老回答的好,不过有没有兴趣知道朕的回答呢? 现在给你个机会,你问朕答。” 韩癀摸着胡子带着戏谑,不难看出,他看向朱由检的眼神仿佛藏着几分不屑。 不过韩癀还是问道:“请问陛下何谓王道?” 朱由检望了几眼韩癀,忽然诡异一笑,说道:“不听话的,杀掉!” “荒谬!”韩癀差点跳脚起来:“何谓霸道?” “听话的,也杀掉!” “你……何谓天道?” “一边杀,一边高喊‘天诛之’。” “……何谓儒家之道?” “杀之前告诉对方一声。” “……何谓帝道?” “朕要你死,你就必须得死!” 听着这绝对有违常伦的回答,韩癀气地浑身发抖:“jianian邪之论!jianian邪之论!” 朱由检还不等韩癀离开便继续问道:“韩阁老,朕问你王道与霸道谁强” 韩癀胡子都气翘起来了,怒道:“老臣不回答这jianian邪之论。” 朱由检哈哈大笑,良久,他才用少有的严肃语气说道:“让朕来告诉你答案,霸道御国不长,王道御国不存。以王道治国民、以霸道拒外邦,以武治为皮、以文治为骨,此方是万世之基!” 其实这才是朱由检最终的回答,他心里清楚,孔孟之道中所谓的王道,根本不适合用于纷争乱世,没有武力、空有仁德,这有什么用? 难道孔孟之说可以抵御外邦十万兵卒?可以挡即日兵临城下的后金魔族 在乱世和王朝末年,帝道就应当偏向于霸道,就像朱由检那些看似荒谬的言论。 对于那些顺从帝王的人,应该给予恩惠、赏赐、祥和,比如国内的百姓、臣子,应当给予他们嘉奖,不至出现民怨; 而对于敌对的魔族妖族,就必须(结)交(讨)伐并举,竖起强国的威信,这才能在这缤纷乱世立足。 其实就是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便是帝王之道! 相比之下,韩癀刚才的话,就显得偏向于尧舜之道。简单地说就是太过于理想化,并不适合当今的现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