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一章、大哥回来了(求订阅) (第1/2页)
是不是从大商身上割rou,纣王并不在乎,他只想满足闻仲的要求,顺便送他早日出征,不耽误自己去享乐。 闻仲见自己的良苦用心没有被纣王看出,也是无奈,东海危机,求援的文书一封接一封,闻仲只能离开,吩咐黄飞虎看好朝歌,等他回来。 事实上,就算闻仲已经离开,奇计的封赏也不会少,这些年张老爷之所以能安安稳稳、不断升迁,送到费仲、尤浑府邸上的金银可不少,每年奇计亲手打造的武器都有送上,还通过二人给宫中妲己和纣王送了不少好东西。 在垠州当了十年督造营主将,让垠州从一片废墟中崛起,重新成为北海繁华之地,这些年奇计可从中截留了不少好东西。 督造营出来的精良武器,都是他挑剩下的。 张家,或者说奇计本人,身家何止犯了万倍。尽管大多数对他本人来说都用不上,但至少能以此收拢人心。 若不是闻仲还朝直接要杀费仲、尤浑,逼得纣王不得不将二人下狱以保全,估计速度会更快。 …… 朝堂上的消息最是无法保密,册封的天使还未出发,朝歌城里,张府已经是门庭若市。 多少年了,除了王室子弟,大商再没有列土封疆。现在的四镇八百诸侯,一部分的臣服于大商的部落封国,还有就是多年前为大商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册封。 大商内部的国土上册封一个实权诸侯,就连王室子弟也很少见。 一边暗骂闻仲偏心纣王昏庸,一边羡慕张家的际遇。短短十几年就从一介寒门之家,一越而成大商顶级权贵。 如果说之前张氏还只能借助闻仲的声望小心保全自己,现在则已经不必,一州诸侯,还是手握实权的诸侯,足以维护自己。 大商可没有什么虚封之说,封侯就是侯国,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军队,一般情况下不会干涉封国内政,可以说一旦封出去,除了每年应该的朝贡,偶尔要随大商打仗,可以说这一国之地,就和大商脱离了。 所以封国之事从来都得慎重。 像无端诛杀一国国君这种事,也只有纣王能干得出来。什么免得这些人叛乱,先下手为强,杀了姜桓楚和鄂崇禹,东鲁和南鄂不还是反了。 历史上姬昌的父亲季历因为威望过甚而被大商忌惮,商王文丁也只敢把他留在朝歌软禁起来,不敢下杀手。 当然最后季历自己绝食而死,早就给西岐和殷商的决裂埋下了种子。只能说姬昌是个狠人,一直忍了几代商王,终于等来了纣王这个奇葩,等到了可以举兵相抗的时候。 张老爷子乐得合不拢嘴,连续几天都面带笑容迎接来客,尽管来的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权贵家中管事之流,他也没任何怠慢。 毕竟封侯的不是他本人。 而且他已经年过花甲,身体虽然依旧硬朗,但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 殷商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但在这封神世界,或许普通人的寿命依旧很短,但那些文臣武将,只要不是死于非命,往往都活的挺久。 就比如纣王,登基七年后,殷郊殷洪都有十几岁了,那至少也得三十往上了,然等二十八年后武王大军杀到朝歌城下,竟然还能出城作战,以花甲之年力战数十位大将而不落下风,还刀劈了南伯侯鄂顺,直到杨戬雷震子哪吒这些人上阵后才败逃。 似乎在封神世界,就算不成仙,这些人的巅峰也能保持很久。 张老爷子不一样,他只是个小人物,到现在官职也不高,连上朝的机会的没有,若非每年给费仲尤浑大量财货,早在奇计铸兵只能传到朝歌时,就该有人针对了。 至于身体,有奇计这个炼丹大家在,自然无虞,所以尽管实力一般,身体倒也不曾老去。 应付完络绎不绝的来访者,张老爷子像是xiele气,身体顿时佝偻起。来 这几年年纪大了,他早就想辞官做个富家翁,奇计也不止一次劝他回家养老,毕竟现在的张家早已今非昔比,不需要他笑脸迎人以保全家庭了。 犹豫了很久,他还是坚持下去,因为他觉得,若是他离开了官场,就没有人替小儿子在朝歌打点了。 就算要辞官养老,也得等儿子回来才行。 只是这一等,小儿子倒是给了他一个极大的惊喜,才传出来的总兵官喜讯还未散去,就又封侯了。 这可是立国呀,他就算是做梦,也梦想过自家会有这么辉煌的时候。 高兴之余,同样也有遗憾。 他已经六十多了,虽然有两个儿子,但至今没有一个孙子。 大儿子很小就被仙人带走,数十年来没有音讯;小儿子在战场上一混十三年,军营里能见到几个女人就不错了。 他也曾听说过奇计坐镇垠州,听说过垠州繁华,但没亲眼见到,只以为是谣传。 在他印象中,北海蛮荒,能有什么好地方。 府邸越来越大,仆人越来越多,他却越来越感觉到寂寞。 再这样下去,他怕不是要绝嗣了。 早知如此,在那小子出征前,就该先给他说一门亲,成亲了再走,说不定几个月后就能含饴弄孙了。 等那小子回来,一定要尽早把亲事定下来。 不过,该选哪一家呢? 打听到张家底细的不止一家,知道陕州侯尚未娶亲,不少权贵都涌了上来,想要抓住这个金龟婿,让老爷子挑花了眼。 选哪个都得罪人。 这种现象,奇计坐镇垠州时已经出现,不过那时奇计直接放出话来,北海乱平之前绝不成亲,这才打消了一些人的念想。 然等他封侯的消息一出,那些权贵就再也坐不住了,媒婆都要把张府的门槛踏平了。 之前说北海不平不成亲现在袁福通也灭了,封侯拜将也的目标也达成了,立业已经完成,该成家了。 老爷子又陷入幸福的烦恼中。 …… 马蹄声响,待到朝歌城外驻足。 马背上一个魁梧的汉子,一个白衣靓丽的女子。 “夫君,怎么停下了?”女子问道,“家已近在咫尺,为何不进去?” “唉!”魁梧男子叹道,“近乡情怯,一别三十年,也不知道家中如何了,父母高堂是不是还在?” “父母生我养我,我却未能在跟前尽孝一天,实属不肖。” “夫君也别担忧,父母大人一定会平安无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