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百九十一章 野望(两更合一更) (第3/3页)
的。” 徐禧目光一亮心道,原来如此。 徐禧闻言大喜道:“下官以后一切唯相公之命是从。” …… 得了章越准信的徐禧入宫面圣。 官家早已得章越书奏回复,信中一切如徐禧所言,令他对徐禧更是信了三分。 官家道:“若李秉常真有附宋之心,那么改不改回国姓且由着他。不过西夏必须割取兰州及河南之地。” 徐禧立即道:“圣明远见如陛下。” 官家道:“能探知李秉常来意,此事你与章卿是有功的。” “另吕惠卿亦上疏直言平夏事,他主张以尽取横山,以俯瞰夏国。朕问种谔,他亦以为赞同,若朝廷出横山取得银、夏、宥三州,则夏人胆寒。” “所以朕已命吕惠卿知延州。” 徐禧对此本无所谓,但想起章越昨日之论,才知道对方早就料到这一切。 吕惠卿此人善观人主之意,好似官家肚子里的蛔虫,对天子心底想什么是一清二楚。 没有他徐禧劝天子急取西夏,也有吕惠卿,种谔上疏然天子攻夏。 吕惠卿之前被王安石,章越逐出汴京,失去了相位,如今就献这夺取横山之谋,以期夺回相位重返朝堂。 徐禧道:“陛下,朝廷之前一直是经营熙河,以侧取西夏,如今若骤取横山,怕是要一改主张。” 官家道:“熙河自是当继续经略,不过如吕惠卿所言,熙河毕竟离西夏心腹之地颇远,要灭夏,熙河路牵制足矣,真正要毕其功于一役,还是要出兵横山!” 说着官家露出坚定不移的目光。 徐禧心想,这才是九五至尊,有吞吐八荒六合之志! 但闻官家悠悠地言道:“为了灭夏大业,一雪祖宗之耻,朕思慕久矣。当年太祖皇帝衣袍上都是补丁,没有绫罗绸缎为衣,用芦苇装饰宫殿。” “而朕思祖宗教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朕没有太祖皇帝之雄才伟略,但不事奢华上,朕愿比之。” “古之圣帝明王莫不以检为美德,侈为大恶,朕励精图治方有了今日。吕惠卿这是深悉朕意!” 徐禧当然知道官家平日生活节俭,他看殿上官家盖毡,也不用布帛。变法聚集了那么多钱财,却没有多加一文钱放在自己生活起居上,平日是能减则减。 下面稍进什么奢侈之物,天子便是斥责。 官家都如此亲力亲为了,他徐禧身为臣子,又怎么能不进忠报国,为君王了却心腹大疾呢。 想到这里,徐禧热泪盈眶拜下道:“陛下,臣愿为前驱,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好!” 官家大喜扶起了徐禧:“有卿这般忠勇,朕大志可成!” 此刻官家看着徐禧,仿佛看见了当年的章越。 …… “启禀章相公,今日下官从陛下那得知,吕吉甫这厮唆使官家夺取横山!” 徐禧下朝后立即给章越通风报信,全然不顾什么泄露禁中语。 而听着徐禧言语,章越不由气笑。 原本从熙河攻取西夏的策略执行好好的,但听说李秉常要与梁氏兄妹翻脸,官家又将攻略方向从熙河路改为横山了。 没错,从横山方向比熙河路更靠近西夏的心腹之地,宋军从这里进攻可以给到梁氏母子及西夏保守派势力以十足的压力,更好地给予李秉常支持。 但问题是这里也是西夏力量最强的地方,同时辽国也可以从此介入,容易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要攻取横山那么容易,当年韩绛,种谔早就成功了。 吕惠卿为了重得圣眷,居然出了这个主意?真是贼心不死啊! 这时候还琢磨着重回朝堂上呢。 你吕惠卿既是想翻身,但有我章三在朝一日,此生休想! 章越道:“好了,德占我知道了,多亏你来报信。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徐禧闻言当即对章越说了殿上官家那段话。 章越点点头,官家当然是一个好皇帝。 有人评价古往今来的帝王,说宋神宗皇帝之富位列历史第三。 章越觉得这话是有根据的,王安石变法十年,内藏库大大充盈,原先天子盖了三十六间库房用来存放金银珠宝,如今又已经放满了……没错是放满了。 现在官家又重新建了新库房来放金银财宝,而这些金银财宝官家有用吗? 杨广时国力虽盛大,但他自己奢侈无比。 而官家没有一文是花在自己身上的,反而是能裁减就裁减皇室的用度,对宗室也是能约束就约束。 然后他将朝廷这些年积攒下的每一文钱,全部都用在了西北! …… 陈州。 吕惠卿已是接到让自己移知延州的诏令。 吕惠卿接旨后激动得对左右道:“蒙陛下垂念,还未忘了我这把老骨头,仍对我吕惠卿委以重任!” 吕惠卿说完唏嘘不已。 从前年被逐出京师,已是快一年半了。 如今天子让自己知延州,显然是接受了自己攻取横山的建议。 一旁陈州官吏都是劝道:“相公不老,何必言此!再说陛下从未有一日忘了相公啊!” 吕惠卿笑了笑,然后看向西北方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