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5章 釜底抽薪 (第1/2页)
金秋八月,瓜果飘香。 平武侯石温同萧逸,这对舅甥,分两路对北魏刘章发动了进攻。 一时间,天下瞩目。 天南海北,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这场战事中。 北魏皇帝刘章将如何应对? 刘章任命长子刘宝顺为统帅,节制旗下所有将领,出兵应战。 战火纷飞! 原本富庶的土地,变成了焦土。 原本活着的人,成了尸体。 萧逸第一次同刘宝平在战场上相遇。 不用一句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各凭本事,率领双方兵马在战场上厮杀三天三夜,杀了个天昏地暗。 战局僵持。 北魏地大人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 拉长战线,打持久战,显然对只拥有三郡地盘人口的燕云歌不利。 好在…… 燕云歌早有准备。 屋漏偏逢连夜雨。 北魏的世家,被刘章用武力镇压,眼看着个个都学会了老实本分,埋头当缩头乌龟,学会歌功颂德。 不料,战局正是关键时刻,北魏沿海几个郡的世家突然就反了! 他们反北魏,反刘章,要投靠燕云歌。 他们里应外合,诛杀北魏官员将领,喜迎萧逸的兵马。 消息传到北魏皇城,刘章大怒! 世家造反,给本来明朗的局势,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阴影。 接下来,战争将往哪个方向走,谁都说不定。 刘章发兵平乱,同时暗查燕云歌到底给了那些世家什么好处,使得世家们冒死造反。 敢反对他刘章者,从来都是杀无赦,诛九族。 没有例外。 更何况是真枪真刀的杀官造反,北魏军队更是要踏平所有世家门阀。 有朝臣站出来。 世家为何冒死造反,原因一清二楚,根本不用查。 北魏对付一切反对声音,采取一刀切的措施。 只要敢反对刘章登基称帝,说刘章窃国贼,得位不正者,别管平民还是世家,杀无赦! 刘章的原则,杀个人头滚滚,杀个胆战心惊,活着的人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嘴巴和脑子,老实做个顺民,承认他的皇帝身份。 而且…… 杀世家,也为了减少朝中掣肘,清理地方豪强,有利于官府治理地方。 出发点,其实都和燕云歌治理两郡世家差不多。 世家把持地方,官府成了摆设,成了世家的打手,这肯定不行。 差别在于…… 刘章采用武力镇压,杀戮,所有反对者统统诛杀。 燕云歌没有杀戮,她的办法是利益结合。 世家有利有弊,不能光看到弊端,就一口气否定所有世家。 世家在人脉,资源,文化传承,见识,人才储备…… 等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些优势,利用恰当,就是财富。 想要利益结合,利用世家的优势,又想将世家从土地上拔出来,让世家主动放弃大量奴仆,将旗下奴仆从奴籍改为民籍,怎么办? 燕云歌的办法,堪称神来之笔。 以土地入股商行。 南北商行,南北货运,盐场,糖厂,矿场……扩容增股。 对广大世家,大开利益结合方便大门。 尤其是,第一批站出来,主动和燕云歌合作的世家,用土地顺利换取了盐场股份。 一万顷土地,换两分股份。 嫌少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多少人捶胸顿足,自己手脚太慢,没有抢到这等好事。 现在,想要入股盐场,条件是两万顷土地,换五厘股份。 这么一对比,第一批主动选择合作的世家,是不是占了大便宜? 八倍的差距啊! 世家想要换取股份,想用金钱入股,或是旗下商行入股,燕云歌统统不接受。 她只接受土地入股。 她差钱吗? 她穷得只剩下钱了,当然不可能差钱。 她差的是土地,是人口。 世家交出土地,换取股份。 一个家族,一下子少了数万顷土地,理所当然也就没必要继续养着大量的田奴。 就算田奴不要工钱,吃穿也要钱的啊。 养人是要钱的啊! 百八十个人还行,费不了多少粮食衣物。 几千上万人还能行吗? 自家粮食太多,吃不完,于是免费养着成千上万的奴仆吗? 当然不可能。 随着世家手里握着的土地减少,大量的奴仆被放归民籍。 身为两郡父母官的计平和韩其宗,开始忙碌起来。 登记人口,修建窝棚,划分村落佃户土地…… 这就是燕云歌在两郡展开的轰轰烈烈的世家斗争行动。 世家消息灵通。 两郡世家的遭遇,对比北魏世家的遭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