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5章 名单 (第1/2页)
计平是野路子的榜样,此话甚是有理。 甚至可以他是王朝几百年来,出身最低的官员。 从一介庄丁,走到今日位置,足以令人自豪。 然而…… 他却不敢有一日懈怠,不敢有半点松懈。 自从担任郡守府长史以来,府内的图书馆,就成了他每打卡点,风雨无阻。 忙完了差事,他就会钻入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 图书馆内的书籍,九成九,都是迁出京城之前,从皇宫,从太学,从各大世家搜刮的各种珍本,孤本,文豪作品。 其中还有各种史料,各种文档资料…… 其内容之丰富,可谓是包含了大千世界,各个学派学。 而且,郡守府图书馆的图书,只是搜刮来的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则放在松山书院图书馆,供学子们阅览。 松山书院的学子,享有得独厚的条件。 参加科举,如果输给了野路子出生的学员,那脸真的丢大了! 书院从上到下,都应该严肃反省。 秀才取士的成绩排名,还没出来,大家都在紧张等待结果。 双方人马,剑拔弩张,只待结果一出来,就要大肆搞事。 搞事搞事再搞事。 松山书院这边,甚至连嘲讽野路子学员的文章都写好了。只等成绩一出来,就发表在《平阳郡日报》上面。 是日报,其实三日出一刊。 用纪先生的话,日日出刊是迟早的事情,不用着急嘛。 先占着日报的头衔,以免别宵抢了先。 宵:“……” 谁是宵?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宵? 话可是要负责任的。 识字班这批参加科举的学员,同样是整军备战。 不求所有人都上榜,能上榜一个人,就算是胜利,就足以打那群书院学子的脸。 有名师教导,有无限书籍供查阅学习,有优渥的学习环境,就这样都被识字班的人给干翻了,让识字班的人抢了一个名额,丢不丢人? 丢人丢大啦! 是有多笨,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干不赢识字班的草根? 双方人马心头都憋着一口气。 纷纷望着城内郡守府,还有两日出成绩,到底谁能上榜,谁能开怀大笑。 纪先生确定了上榜名单,超额啦,超出了科举取士的上限人数。 他将名单交给燕云歌复审,确定最终名单。 七八个识字班学员,纪先生一口气竟然录取了五人,这比例太高啦。 当然…… 毕竟是从识字班脱颖而出的准学霸,水平肯定是有的。 基础知识题,燕云歌随意扫了眼,不怎么关注。 她更关注策论。 策论才能窥见一个学子的脾性和思想。 此次策论,以修堤坝为题干,大家各抒胸臆,尽情书写。 只限定了最低字数,五百字。 最高字数,不设上限。 只要考试纸张足够,想写多少都校 毕竟嘛,每个人学习程度不一,有的人书写文章言简意赅,用词准确简洁明了,区区几百字就能表达全部想法。 有的人,写文章就显得有些啰嗦,洋洋洒洒非得写个几千字,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是简洁一定好,啰嗦一定差…… 关键还是看内容。 内容好才是真的好,就算啰嗦一点也能接受。 内容不好,就算足够简洁清晰,也评不上优等。 燕云歌翻阅着名单上每个饶策论文章。 本以为会出现意外,以为识字班的学生历经磨难,堤坝一事和生活息息相关,会更懂民生,然而她错了。 策论这一块,明显是松山书院的学子更好。 高屋建瓴,有大局观,看得长远,加上耳濡目染,看得多听得多学的多,写出来内容明显高了一个层次。 若给予评价,她会给三个字:“有见地,有想法。” 识字班的学生,应该是被眼界限制住了,文章内容只看到细微处,明显缺乏大局观。 纪先生捋着胡须,“这是老夫亲自筛选出来的考生,都很好。然而录取名单有限,到底谁上谁下,还请夫人拿定主意。” 燕云歌圈出三个识字班的学生,想了想,又划掉一个。 松山书院这边,也圈出了几个。 商贾家的少爷,也挑选了几个。 反复斟酌对比,干脆来个从高分到低分,综合成绩排序,一一筛选。 策论,识字班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松山书院的学生。 但是基础题这一块,基本上都拿了满分,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差距。 一一排列下来,终于确定了一百人名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