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信念和传承(一更) (第2/2页)
。 另外,像宋阿爷家和高屠户、宋富贵等几家,此时锅里都是在咕噜着大鹅。 铁锅炖大鹅。 一掀开锅盖,rou味四溢,成香了。 奉天城点心店的小高、小王、小宋,也与此同时推开了大烤炉房的门。 她们仨是特许进入,为做烤鸭。 烤鸭做法,是宋茯苓嘚嘚嘚一顿说,宋福生又补充嘚嘚嘚一顿说,然后他爷俩就不管了,让那仨人自个研究去。 还好,仨人不负众望,经过大半个时辰的烘烤,拎出来烤鸭外皮焦黄,用筷子一扎,里面酥嫩,筷子抽出来,上面全是油。 四喜丸子,炸鱼,粉蒸rou,红烧肘子,酥香嫩烤鸭,酱棒骨炖酸菜,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拔丝苹果,蒜酱皮冻。 十个菜,摆十桌,这叫十大碗,取十全十福之彩。 一屉屉各式形状的馍,冒着热气也出锅了。 “娃子们,吃饭啦。” 这回不是阿爷出来喊话。 宋阿爷正被他大儿子伺候梳头,好好盘起头发。被伺候穿鞋,穿儿媳给做的新棉鞋,洗手,在祭祖前郑重的整理自个中。 出来喊孩子们的是摇着粉巾子的马老太。 宋金宝带头在前面,一路跑,一路仰天笑。 哎呀,这生活也太美好啦。 这日子过的也太有滋有味了。 早上才吃完酒酿圆子,这就要吃大鱼大rou了。 宋茯苓也一手扯着米寿,跟在金宝后面往家跑。 桃花她们这些姑娘们更是乐坏了,纷纷主动扯着小弟弟小meimei们的手,捡回用破布缝的口袋、捡回陀螺鞭子就往家跑。 一张张迎风跑动的脸红彤彤的。 头上都积着雪,可见,她们在外头玩了多久。 对于这些姑娘们来讲,今儿和以往真的不同,开心极了,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的松快。 就是在老家那阵,她们也从来没这样过。 不可能这么大了,还能过年出来玩。 要帮娘在家做饭的。 而且这里还有脸面问题。 姑娘家一到十岁左右,出去再疯的邪乎是会被人讲究的。 可今儿个,三叔说: 让姑娘小子们都出去玩一玩,歇一歇。 没成家前,还能玩几回,一个个才十几岁。 管别人怎么看呢,咱大伙互相不笑话就行。 别人看着不好?别人是谁啊?你又认识谁啊?别总把自个当名人。 其实还是那句话,主要是宋福生的观念早已潜移默化大家伙。 大伙再一看,胖丫就一天不落的得玩玩,瞧瞧那孩子,活得多没心没肺,日渐的小脸长rou了,一脸喜气纯是快乐招来的。 又都是亲爹亲娘,咋不羡慕自个闺女也能像胖丫似的呢。 就这么的,没多废话就都同意了,让大姑娘家也出去玩,好好松快松快。 马老太一把扯住打头跑过来的宋金宝,瞅瞅自个手里的粉头巾没舍得,只能骂道:“你那鼻涕,到底是要擤出去,还是要吸溜回来。”又给孙子扑落扑落头上落的雪。 抬眼一看,嗳呦我的娘,“米寿那裤子怎还坏了呢。” 宋茯苓没当回事儿,瞟了眼弟弟:“打出溜滑裂开了。” “咧开不知领家换一条,就这么露着小牛玩呀,那不透风嘛,冻坏了呢。” 露小牛算啥,还有给手摔出血的呢。 马老太觉得,跟这些娃子,真是cao不起心。 临时搭的祭祖桌,上面摆着十道菜,正中扇着红布的猪头,酒,饽饽,烛台。 宋阿爷未点香先告罪。 老爷子说:“供的祖宗们有点儿多,望祖宗们勿怪。” 是啊,宋在这里虽为大姓,但他们是“杂姓”发展。 当时跑出来的时候,不止是姓宋的。 像王婆子家,人家姓王,高屠户家姓高,像李秀家,夫姓赵,虽就剩宝子一个根,那也得供奉不是? 还有米寿,他姓钱。 啥叫大伙,啥叫抱团过日子,那就是甭管在哪方面都不能顾此失彼。 供咱宋家祖宗,也要供那些人的。 一排排从老到少,从男到女,子妇曾孙依次肃穆跪下。 香点燃。 敬天,敬地,敬祖先。 宋阿爷站在祭台前,说出了三个非常质朴的新年愿望。 别有天灾。 别有地灾。 求各家的祖宗们保佑我们,明年还能像到这里的几个月一样就中,就过这样的日子就中。 老爷子都没敢求什么大富大贵。 最后,敬人。 宋阿爷转身坐在早就准备好的凳子上,下面是八位老太太以及几位老头带领各家子孙,向他叩头。 雪花一片片落在大家的头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